台湾佛教三大道场之一 法鼓山( 三 )


台湾佛教三大道场之一 法鼓山

文章插图
东初老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入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曹洞宗智光和尚付法,三十五年继席该寺方丈,其间与其法兄雪烦法师共创焦山佛 学院,作育僧才,并发行“中流”月刊, 广弘法化 。两年后退方丈职,游化京沪各地 。三十八年抵台湾,翌年掩关于台北北投法藏寺,次年于关中创办“人生”月刊 。四十五年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 。先后影印大正大藏经,并创办“佛教文化”季刊 。师曾任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等职,但于卓锡台湾之后,专心于修持及佛教文化事业之推广,晚年致力佛教史学之研究,着有《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国佛教近代史》三书,为其代表性着作,此外尚有佛教艺术、禅、心经思想史等多种论述,皆收录于《东初老人全集》 。由于撰作资料之蒐集,师曾数度游访印度、印尼,日本、美国等地 。六十六年十二月,结跏趺坐,安然示寂,世寿七十 。僧腊五十七,法腊四十二 。其弟子圣严法师,为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等文教事业;另一弟子圣开法师宏扬人乘佛教,一生致力推行幸福人化,提倡净化世道人心,用功甚勤 。~(参考《东初老和尚永怀集》)农禅寺农禅寺成立的时间为西元1975年 。主要的成立宗旨即为从事佛教教育、文化与社会关怀工作,并推动佛法、汉传佛教精神 。以举办各种法会共修活动,如念佛、初级禅训班、大悲忏法会、净土忏法会,以及皈依典礼、周日讲经等活动为主 。
台湾佛教三大道场之一 法鼓山

文章插图
法鼓山农禅寺祈福皈依大典法鼓山的重要发源地——农禅寺,是由中华佛教文化馆的开山长者东初老人于北投购地一甲所初建,为文化馆的下院,1977年东初老人圆寂后,由圣严法师接掌管理 。1971年由东初老人率领弟子开始建造,直至1975年始落成启用,并以“农禅寺”为名 。创建之初,老人为了效法唐代百丈禅师所创立的丛林制度,期许弟子务农维生、禅修的生活为家风,因此取名为“农禅寺” 。农禅寺早期为一栋两层楼的农舍:一楼为客房;二楼供奉文殊师利菩萨,称为文殊殿 。寺院周围遍布菜园、竹林,直到1977年常住众仅有四人,平日多亲手种植菜蔬,以供寺内食用 。1978年,时任住持的圣严法师开始于寺中举办周日讲经法会,并于1979年成立“禅坐会”,1982年成立“念佛会”,周周举办共修,人数最多可达上百人 。1978年4月,农禅寺借予场地给原设在新竹福严精舍的“美国佛教会”驻台译经院使用 。1979年8月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即译经院原有成员与禅七学员,共十位 。该院进一步发展为“僧团”,而初期僧团运作的所在地即是在农禅寺 。1989年,由于北投关渡平原重划开发,农禅寺所在地被纳入“关渡平原保护区”,而面临拆迁的命运 。在多方努力之下,即在台北县金山乡找到法鼓山现址,因而促使法鼓山之成立 。农禅寺除了定期举办共修之外,早期各单位如基金会、法鼓文化等办公室均设定在此,其不仅是法鼓山的活动核心,更是蕴藏了法鼓人共同的记忆,亦是弘法之重要地点 。然而,农禅寺的拆迁问题一直在宗教及地方人士大力奔走之下,并感念法鼓山早年开山筚路蓝缕之历史过程,为传承市民对于北投农禅寺之集体记忆,促请保留 。因此,台北市政府于2004年7月19日公告登录农禅寺开山时期所建之二层农舍与慈悲门等二处建筑物为本市历史建筑,并建议划设为“保存区”,自此也免于拆迁之命运 。组织僧团成立于西元1980年 。在编制上则设有都监一位、副都监一位,并设有贤首会、都监院、事务院、禅修推广中心、佛学推广中心、关怀中心、教育院、僧伽大学佛学院、事业体等单位,是法鼓山的核心组织机构 。其成立宗旨为:组织佛教教团、培养青年僧才、弘扬法鼓山理念,并以落实人间净土之理想 。此一机构主要的活动则是研发、推展各种禅修、佛学教育、关怀弘化等 。法鼓山僧团以圣严法师为精神导师,其成立缘起于1977年师父自美国回台湾接掌中华佛教文化馆和农禅寺,而为了培训弘扬佛法及住持三宝的青年僧众人才,农禅寺于1979年8月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为原译经院的成员与曾参加禅七的学员,共十人 。之后陆续增加,成员之中包含僧俗四众 。译经院结束后,成员之中有人发心出家,“三学研修院”渐而发展为法鼓山“僧团” 。此外,随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的完工,此一核心组织亦随之搬迁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