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意思_高山流水的意思和造句

高山流水的意思1

高山流水的意思_高山流水的意思和造句

文章插图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关于“高山流水”成语典故2“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
《高山流水》
,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
《琴学初津》
后记
是曲伯牙所作,音节最古,其意巍巍洋洋,不可拟测者也 。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调达抑扬高下,意味无穷,指下节奏良非易之 。曲本一操,元人分而为二,兹与春草堂,自逺堂,蕉庵诸谱彚参,始能得其一统,上八段乃高山,下七段系流水,意虽似别而题神立体,气韵起承一无差异 。今复其原体而并合之,并无脱莭失神激夺抗音之弊,何必使之离散而分两曲哉 。[5]
《抒怀操》
歌词
挥弦一曲几曾终 。历山边,犹起薰风 。门外客携琹,依稀太古重逢 。髙仾处,落雁惊鸿 。怕弹指唤醒美人邜睡,客子春浓 。任闲愁千缕,也不觧踈慵 。
焦桐,非中郞靑,徒沉埋爨下残红 。休虑却,调高和寡,换徵移宫 。一帘秋水月溶溶,酒樽空 。懒听琵琶江上,泪湿芙蓉 。盼何时,锺期再遇野航中 。[6]
《松声操》
歌词
挥弦一曲几曾终,历山边,犹起薰风 。门外客携琴,依稀太古重逢 。髙低处,落雁惊鸿 。怕弹指,唤醒美人卯睡,客子春浓 。任闲愁千缕,也不解踈慵 。焦桐,非中郞靑眼,徒沉埋爨下残红 。休虑却,调高和寡,换徵移宫 。一帘秋水月溶溶,酒樽空 。懒听琵琶江上,泪湿芙蓉 。盼何时,锺期再遇野航中 。
出处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此曲为古琴曲,唐代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3]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 。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
历史
《列子·汤问》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⑴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⑴之 。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⑵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⑶之操⑷,更(gèng)⑹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⑺穷其趣⑻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⑼!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列子·汤问》版:[8]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 。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 。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 。
曲谱
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 。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 。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