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谷登堡革命,书籍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从很多方面来说,纸的发明都可以与钢铁和纺织的发明相提并论,人们甚至以纸的消耗量来衡量文化的发达程度 。就纸文化而言,中国先拔头筹,最早实现了文字载体的轻质化和低成本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纸也就不存在真正的“书”,只有当纸取代甲骨、石头、青铜、竹木、丝帛、兽皮、泥土和纸草,而成为文字新载体后,书籍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
在中世纪的欧洲,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和15个月时间,仅羊皮就占去书的一半成本 。因为羊皮珍贵,很多书才得以保存和流传,廉价的草纸书大多湮灭佚失 。在现代人眼中一字万金的《大宪章》,当时便是一卷羊皮纸 。即使早期的中国纸也很昂贵,但纸的成本也只有羊皮纸的1/10,而且纸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同时纸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可印刷性 。
金匠谷登堡
同中国一样,欧洲最早的印刷也是雕版印刷,后来才发展到活字印刷 。与中国汉字不同,字母文字以其极为有限的数量使活字印刷迅速取代雕版,成为主流印刷技术 。
早在古罗马时期,西塞罗就想到活字印刷,“为什么不能设想通过把大量用黄金或其他物质铸造的字母随意地组合起来,当场就可以用这些字母印刷恩尼乌斯的《编年纪》呢?”实际上,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基于一系列技术进步——造纸、文字、冶金、油墨等 。很多发明都不是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正如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一样,在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中,谷登堡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
因为晚于毕昇时代,谷登堡或许对中国活字印刷术有所借鉴,但他的印刷技术从根本上已经有很大不同 。与中国的雕版印刷甚至活字印刷相比,谷登堡的印刷装置更像是一台“机器” 。中国传统雕版印刷属于纯手工业,即手工雕版,手工印制,手工装订 。中国木活字或金属活字均为手工雕刻,谷登堡采用的是机械冲压,成本要大大低于前者,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 。
对身为金匠和机械师的谷登堡来说,与其说他发明了印刷机,不如说他发明了铸字机和生产活字的冶金技术 。活字印刷术依赖于中世纪时期冶金学上的进步 。谷登堡所创活字是由锡、锌和铅组成的合金制成的,而字模是由铁和铜制造,这只有具备深厚冶金学背景,并在机械方面有一定素养的人才能发明出来 。活字印刷的核心在于大量字模,如果说字模的价值大于印刷机,那铸字机就更显珍贵 。“当一台印刷机价值15块至20块银币的时候,铸造活字的设备价值高达60块至70块银币” 。
谷登堡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锌、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铸成的合金铅字,并借鉴油画颜料,制造出了理想的印刷油墨 。就谷登堡印刷机本身来说,它其实是从螺旋式葡萄酒压榨机改装而来的 。葡萄榨汁机是欧洲很古老的发明,在公元70年就已经有记录 。在英语中,印刷机和压床都是“press” 。
从原理上来说,谷登堡实现了活字的机械化大量生产,而中国仍属于原始的手工雕刻,换言之,谷登堡实现了双重复制:以冲压铸造复制活字,以活字复制文本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是一种通用技术,人们不必再为每一份印刷文件单独雕刻一个模板;一套通用的字模只需变换不同组合(排版),就可以应付所有的印刷任务,印刷成本大大降低 。
谷登堡印刷机问世不久,就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手抄书时代,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印刷机的效率比手工抄写高得多,印刷书的成本只有手抄书的几百分之一 。一个熟练而且勤奋的抄写者一年才能抄写出两本大型书,而印刷时代的一个小印刷作坊就能印出数万册书 。1470年,一位意大利主教观察到,三个人使用一部印刷机工作三个月,可以印出300册书,这么多书要是用手工抄录,需要三个抄写人一辈子的时间 。一本印刷版的《圣经》价格再贵,也只有手抄《圣经》的1/5 。虽然谷登堡以大大低于手抄本的价格出售这些圣经,但他仍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相当于今天的几百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