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谷登堡革命,书籍的历史才正式开始( 二 )


手写时代的羊皮书因其珍贵,都极尽包装之能事,甚至以黄金镶边 。印刷即使没有创造书,它也对书做了重新界定 。随着大众阅读的兴起,小开本、非精装的小册子逐渐成为印刷书的主流 。印刷机的发明,一下子将复制信息的成本减小到只有原来的1/300,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储存成本,这使得当时几乎所有的手抄本,全部都被机器复制成了印刷书 。标准化大量生产的印刷书不仅在数量上,使书籍从少数人的禁脔变成大众的盛筵,更从质量上以其规范统一而成为权威的典范 。
这场由谷登堡在美因兹地区创造的机器印刷所带来的书籍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后人称之为印刷革命、书籍革命、媒介革命、传播革命 。历史学家艾森斯坦干脆将其命名为“谷登堡革命” 。她在《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一书中,详细解析了谷登堡印刷机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巨大历史变革的推动机理 。历史学家高尔指出:“谷登堡使排版印刷臻于完善所花费的20年,标志了现代时期的开端;要不是由于印刷的使用及其带来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出现随后的科学、政治、基督教会、社会学、经济与哲学等方面的进展 。”
谷登堡模式
“尽管在蒸汽机普遍使用之前的几个世纪,水磨和风磨在中世纪的革新使18世纪的巨大进步成为可能,但是任何一方面都依赖的主要发明却在16世纪之前的欧洲全部完成了;这些发明深入地变更了文明世界的空间、时间构架,并且改变了外在环境和人的内在特征 。”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所说的“主要发明”就是指钟表和印刷机 。
与钟表所引发的“时间革命”相比,“印刷革命”提供了另一种关于制造的范本 。可以说,印刷机为未来所有的复制技术奠定了基础 。纸张是最早实现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商品,金属活字是第一种完全标准化和互换性生产的机器零部件 。印刷机是利用标准化、互换和可替代的部件,实现机械化大量生产的第一个工业案例 。相对而言,中国的雕版印刷者不同于谷登堡,不需要铸造厂来铸造活字,不需要昂贵而复杂的机器来进行印刷和装订,甚至不需要厂房来放置设备 。中国雕版印刷中,除过一些简单的雕刻工具外,刻工们只需一张桌子和一只凳子,出版所需的资金也小得多 。
“谷登堡对印刷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任何一项具体发明或革新 。他把所有这些印刷领域的技术革新结合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系统,而印刷的优越性就在于大规模生产 。他创造的不是一种小配件、小仪器,甚至不是一系列革新,而是一种完整的生产工艺 。”谷登堡印刷机所示范的大量生产模式后来很快就被应用到各行各业 。用麦克卢汉的话说,“活字印刷是一切装配线的祖先”,甚至说印刷术引起工业革命 。“印刷术是古典时代手工艺中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并轻易地带动了所有工艺走向机械化 。”
在媒介学家看来,语音文字将线性序列作为社会和心理组织的手段,产生了应用型知识;印刷术推行标准化劳动方式,保证了高效率的工业生产 。这些媒介技术使西方社会不仅有征服者的愿望,而且具备征服者的能力,能够凌驾于自然和其他社会之上 。印刷术把语词变成了商品,促进并造成了知识数量的大规模增长 。因其“公共性”,书籍显然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消费品,“每一本书都是一件商品,印制它们的人首要目的是营利” 。印刷取代了手工书写,成为机器工业大生产的先行者,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刷工人罢工事件,并发布斗争宣言 。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创新,印刷技术迈出了人类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第一步 。在现代历史上,书籍成为第一种再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工业产品,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机器,印刷机的意义远远超出其机械本身,它直接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将现代社会到来的时间大大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