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 。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 。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製作北苑贡茶“小龙团” 。所着《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讚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着作” 。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 。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
【蔡襄】概述内图片来源:清人绘蔡襄画像
基本介绍本名:蔡襄
别称:蔡忠惠、蔡端明
字号:字君谟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兴化军仙游县
出生时间:1012年3月7日
去世时间:1067年9月27日
主要作品:《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等
主要成就:书法、茶学,政绩卓着
官职: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等
追赠:吏部侍郎→少师
谥号:忠惠
地位:“宋四家”之一
人物生平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蔡氏家族世居福建路泉州府(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枫亭驿以西,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青泽亭自然村蔡坑) 。母亲卢氏,惠安县名士卢仁之女 。
文章插图
蔡襄画像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卢仁的严格教育 。他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士第十名 。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后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 。庆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蔡襄作诗称贺,受欧阳修等三人举荐,被仁宗任命为知谏院 。他遇事从不迴避,奏疏忠诚恳切,大都关係天下利弊、一时缓急 。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 。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那些权贵心怀畏惧,多有收敛 。庆曆四年(1044年),调知福州 。庆曆六年(1046年)秋,改任福建路转运使 。蔡襄在福州时,见百姓患病不就医而向巫觋求拜,多为蛊毒所害,撰《圣惠方后序》,刊刻于碑,劝病者就医治疗,并採取措施,取缔巫觋,“禁绝甚严,凡破数百家,自后稍息 。”蔡襄还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 。蔡襄倡议官吏,发动百姓,从福州大义至泉州、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荫庇大道,故民谣歌颂道:“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庆曆八年(1048年),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 。皇祐三年(1051年),回朝修《起居注》,参预政事 。次年,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 。
文章插图
蔡襄画像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 。在任上劝学兴善,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教育民众遵法为善,改变陋习,监督官吏深得民心 。宋仁宗至和、嘉祐(1054年-1063年)年间,蔡襄两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 。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顿吏治 。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把他革职为民 。后朝廷发现这是冤案,蔡襄因而被贬 。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 。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 。“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 。并奏请减免漳、泉、兴三州身丁钱一半,大大减轻民众负担 。蔡襄知泉州时期,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制定《龟湖塘规》,制止用水纠纷 。他任转运使期间又在郡南小乌石山访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众饮用和灌田 。治平(1064年-1067年)年间,晋江县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为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