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劳工


二战中国劳工

文章插图
二战中国劳工【二战中国劳工】二战中国劳工,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强制掳往蒙古、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南洋等地,为当地企业工作或从事军备工作的中国劳工 。其中被送往日本本土的约有四万人,多从事矿场、土木工程和港口等工作 。在被奴役关押期间,中国人遭受到种种非人折磨,很多人累死冻死饿死 。有的人因不满非人待遇而挑起暴动,遭到日军强力镇压 。
基本介绍中文名:二战中国劳工
简介:日军强制掳往蒙古、中国东北三省
原因:日本劳动力短缺
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
历史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大量从国内徵兵,以至本国劳动力短缺 。为此,日本内阁于1942年11月27日正式通过了从中国“输入”劳工的决定,作为维持战时的经济体系的解决方法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为弥补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採取“以战养战”的政策 。日军强制掳往蒙古、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南洋等地,为当地企业工作或从事军备工作的中国劳工 。其中被送往日本本土的约有四万人,多从事矿场、土木工程和港口等工作 。在被奴役关押期间,中国人遭受到种种非人折磨,很多人累死冻死饿死 。有的人因不满非人待遇而挑起暴动,遭到日军强力镇压 。
二战中国劳工

文章插图
统计数据1943年至1945年,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先后强征了4万余名中国劳工赴日本35家企业的135个作业场所从事无偿繁重的非人苦役 。最新出版的档案彙编中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工每天劳动10至12个小时,有的长达16个小时 。这些中国劳工平均5个人就有1人被夺去了生命 。据日方资料统计,仅在日本死亡人数达6830人 。纪念档案2014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彙编》出版首发暨座谈会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34282位被强掳的中国赴日劳工名录首次发布 。这套60册、3万多页的档案彙编的出版,给世人呈现了日本奴役中国劳工罪行的最直接证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彙编》共六十册,计三万余页 。原档案系日本方面组织编写,记录语言为日文 。第一至五十四册为曾役使中国劳工的日本各事业场(亦称事业所、作业场、作业所等)所撰写的报告书及其附属材料等;第五十五至六十册为日本外务省编写的《华人劳务者就劳情况调查报告书》(简称《外务省报告书》),以及中国人殉难者名录共同编制执行委员会所编的《强掳中国人事件报告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