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不到的国宝级绘画,都在这个展览里 中国之最粘贴画( 二 )


故宫的支持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故宫的态度 , 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文物界的态度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物局原局长鲍贤伦说 。
《宋画全集》分为七卷 , 前三卷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藏品卷 , 后三卷是中国其他文化机构、欧美和日本藏品卷 , 第四卷是台北故宫藏品卷 。到2011年 , 前三卷和后三卷都出版了 , 唯有最中间的第四卷始终缺席 , 像一道裂口 。
与台北故宫的沟通旷日持久、几番起伏 。直到2021年 , 大系项目临近收尾 , 《宋画全集》台北故宫藏品卷终于出版 , 《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等传世名作从此如在眼前 。
有学者曾经评价 , 在《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等大型典籍之后 , 《宋画全集》堪为与它们相提并论的“全宋画” 。
在汇集宋画的同时 , 唐画与元画自然而然进入视野中 。在中国绘画史上 , 元画与宋画是并驾齐驱的两座高峰 。宋人重格物 , 致力于描绘世间万物的真实 , 院体画成就尤高;元画则强调境界与笔墨 , 是文人画的鼎盛期 。唐画更为稀少 , 许洪流说 , 存世的唐画有些其实是宋代摹本 , 为《宋画全集》收集资料时 , 一些收藏机构不愿“降格”列为宋画 。为了安放这些名画的影像 , 编辑团队决定启动唐画项目 , 最终 , 成果则远远超出唐代范畴 , 形成《先秦汉唐画全集》 。
元代及以前的绘画 , 由于存世量稀少 , 编委会的目标是“有一件收一件” 。进入明清之后 , 作品存世量大增 , 总量数以万计 , 不得不进行遴选 。金晓明说 , 遴选标准大体有三个 , 一是在中国艺术史上不断被关注、研究的经典作品;二是具有历史文献价值 , 包括历史学文献和绘画史文献价值;三是反映一些画家的独创性和艺术性 , 以及对画家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 。
有些绘画的断代和真伪存在争议 , 除了“一眼假”的作品 , 那些存在争议的作品 , 如果符合遴选要求也大胆选入 。金晓明解释 , 因为大系的首要定位是重要的艺术史研究图像文献资料库 , 最重要的职责是提供详尽的资料 , 以供全世界的学者研究 。在收录的作品后面 , 编辑团队都详细地梳理了作品信息 , 包括学术争议情况 。
每一卷中 , 编辑团队都附上了详尽的前言 。为了增强研究价值 , 编辑团队还将每幅画中的印章都抠出来 , 通过技术使其清晰化 , 列在附录中 。这些印章是辨别作品真伪、研究流传线索的重要依据 。
2010年 , 金晓明(右一)带队在日本京都东福寺拍摄南宋《无准师范像》 。供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团队
寻访全球
今年夏天 , 浙江大学历代绘画大系编辑团队收到大英博物馆的邮件 , 发来的是清代画家邹一桂的《松竹石泉图》 。这幅图画在东晋画家顾恺之名作《女史箴图》卷尾 。在电脑里 , 出版社编辑将《松竹石泉图》与《女史箴图》前卷拼合在一起 。至此 , 《女史箴图》实现了首尾相连 。
《女史箴图》原作已经遗失 ,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般被认为是1400年前的唐代摹本 。这幅画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英国人盗走 , 以25英镑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原作12段画面如今存世9段 , 严重风化 , 被博物馆分成三卷装裱 。2012年 , 大系团队与大英博物馆沟通 , 希望获取《女史箴图》等中国绘画图像 , 以编纂大系 。历经十年 , 断裂的《女史箴图》才得以复原 , 存世9段以完整面貌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