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牌楼,沉淀百年之美 中国之最标志建筑

最美中轴线
一条中轴线 , 一部中国古代史 。全长达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 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本栏目将带领读者游走这最美中轴线 , 一起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建筑遗迹 , 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
再没有比牌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民族建筑之美的了 。在《中国古典建筑美术丛书——桥·牌坊》中有一段较为精辟的言语:

牌坊作为独立的纪念性建筑物时 , 常建于人们容易看见或经常往来的地方 , 用于标榜功德、颂扬节烈、表彰忠勇、褒奖孝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 , 牌楼不仅是一种国粹 , 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 。
纵观北京 , 北海是古牌楼最集中的地方 , 它原有古牌楼25座 , 仅琼华岛周边就有12座 。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印记 , 都记录着北海的岁月变迁 。看北海的牌楼 , 不能仅局限于它的“外在美” , 要重点发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驻足观赏 , 恍如时光之境 , 不经意间 , 使人仿佛穿越古今 , 感悟古人智慧 , 这些地标性的古建筑正用它们无声的方式 , 向来往的人们 , 讲述着北海乃至老北京千百年来的历史沧桑 。
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牌楼
金鳌玉蝀牌楼
北海大桥的前身是金鳌玉蝀桥 , 是老北京城内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桥 。在历史上这座大桥经历了由木桥改石桥 , 由吊桥改石拱桥等变动 。而金鳌玉蝀牌楼原称御(玉)河桥牌楼 , 位于金鳌玉蝀桥即今天的北海大桥两端 。桥西牌楼名为“金鳌” , 桥东牌楼名为“玉蝀” 。传闻 , “鳌”是一种神龟 , 《列子·汤问》里曾记载 , 东海有巨鳌驮着仙岛漂浮在海面上 。“蝀”是彩虹 , 喻指大桥像彩虹一般美丽 。“金鳌玉蝀”的“蝀”既是对牌楼的美称 , 又形象地描绘出北海大桥所连接的“一池三山”是福海仙山 , 体现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希冀 。林徽因初次走在北海大桥上时 , 在《我们的首都》中这样写到:“望见隔水景物 , 其像一幅画面 , 给人印象尤为深刻 。”
根据史料记载 , “金鳌玉蝀”牌楼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 。牌楼为四柱三楼 , 绿琉璃瓦屋面 , 有“寿与天齐”夹杆石 。这种“寿与天齐”夹杆石 , 在石头上部一般刻有精美的花纹台座 , 在柱上的两侧分别刻有麒麟和狮子 , 象征着威严吉祥 。其夹杆石有四对麒麟和四对石狮 。
1933年鉴于历史更迭 , 金鳌玉蝀牌楼糟朽严重 , 在维修大桥时 , 将其楠木柱子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时的重修工程由古建世家恒茂木厂(原兴隆木厂)第十三代掌柜马增祺先生(北海顾问 , 马旭初的父亲)亲自负责施工 。
园内遥相呼应的两座牌楼
“堆云”“积翠”牌楼
步入北海公园正门 , 就可以看到“堆云”“积翠”两座牌楼 , 立于永安桥南北两侧 , 是游客从正面参观琼华岛的必经之路 , 在整个公园内起着重要的景观烘托效果 。
永安寺前的“堆云”牌楼
两座牌楼像起承转合的诗句一样 , 把游人从小城堡——团城引入到美丽的琼华岛 。两座牌楼位于连接团城、琼岛南麓的永安桥两端 , 为四柱三楼绿琉璃瓦屋面 。桥北牌楼额曰“堆云” , 桥南牌楼额曰“积翠” , 两面额字样相同 , 为木制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