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奇案:一人之死可以亡国( 六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奇案:一人之死可以亡国】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诗品、人品,辉映千古 。于谦之冤较之窦娥之冤更令人撕心裂肺 。
第九案,名为“反间计”
袁崇焕这个名字,因为金镛的缘故,广为人知 。袁崇焕像磐石,横亘在金兵入关的路上,坚不可摧 。金兵几次撞击,如以卵击石,头破血流 。开创满清大业的努尔哈赤,可谓是一代天骄 。可是这位天骄,撞到袁崇焕这块石头上,一命呜呼 。
明天启六年,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领十万精兵围攻宁远 。经略高第、总兵杨麒拥兵不救 。一座孤城,很少的兵力,由袁从焕率领,英勇抗敌 。这是战争史上一个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结果金兵被击退,努尔哈赤负重伤,并于是年死在沈阳 。
历史上,每逢国家危亡之际,就有汉奸应运而生 。外来之敌,常常是懵懵懂懂摸不着路径 。一些汉奸,聪明绝顶,运筹帷幄,帮着敌国来灭自己的国家 。就是这个汉奸范文程,深谋远虑,为皇太极献计,绕过袁崇焕,取道蒙古,以趋直隶之背 。皇太极亲率大军,一路畅通,包围北京 。袁崇焕率兵入援 。皇太极不敢与之正面交锋,用范文程反间之计,四两拨千斤,大获全胜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计谋,不知当年怎麽就瞒过了明朝皇帝和满朝文武?金兵在被俘的杨太监面前“悄悄耳语”,说今日撤兵,与袁崇焕有密约,里应外合,成就大事 。杨太监“佯卧”,“窃闻”其言,回去报告给崇祯 。崇祯深信不疑,下袁崇焕於锦衣卫狱 。
十二月下狱,次年八月杀袁崇焕 。籍其家,无余资,是一个清官 。袁崇焕不死,清兵很难入关 。他是明朝的一根顶梁柱,这根柱子一倒,再无人可以替代 。读中国历史,越读越糊涂 。万历六年,明朝人口已达六千零六十九万人 。满清人口男女老幼统共不过百万人 。一个六千万人的大国,经济发达,科技先进,被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落后小国打得落花流水,是何原因?是因为有一大批汉奸,诸如范文程、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之流,为其出谋划策,统兵作战 。
第十案,是“百日维新”案
百日维新,轰轰烈烈一百零三天,结果慈禧发动政变,光绪被囚於瀛台,维新党如鸟兽散,六君子被斩於菜市口 。一段十分惨痛的历史 。
一个并无实权的皇帝,一群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二者结合,就要旋转乾坤 。康有为说:“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就是这个“速”字,导致其最终失败 。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康有仁,批评其兄:“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恰是一语中的 。
辛亥革命不是成功了麽?采用暴力的方式,彻底推翻了满清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是否真的成功,可以讨论 。事实是,辛亥革命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福祉,他带来的是军阀混战 。表面上看,革命是成功了,皇帝被打倒了 。蒋总统取代了清皇帝 。皇帝变为总统,不过是变更了一个名词,但专制依旧,腐败依旧,中国人民的痛苦依旧 。像是钟摆,摆过去,再摆回来 。又像只苍蝇,飞了一个大圈,终又回到原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