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奇案:一人之死可以亡国( 五 )


一种骄傲,一种不屈的精神,在俄罗斯人血液中流淌,表现为他们特有的民族气质 。而在我们这里,没有那种强悍,没有那种显露无遗的骄傲 。二战的遗迹,与边界那边的俄罗斯相比,刻意保留的很少 。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林则徐,任由一些文人肆意贬低 。两个民族,如此不同 。有关岳飞“愚忠”的讨论,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 。
读孔孟的经典,读贾谊的“过秦论”,读杜牧的“阿房宫赋”,读黄宗羲的“原君”,读马基雅维利“君王论”,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总是搞不明白,为什麽我们需要皇帝?像秦始皇,杀人如麻 。这样的混世魔王,也是必不可少的吗?君王的权力,来自於人民 。由于我们订立了“契约”,将权力委托给他,他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 。像徽宗、钦宗、高宗这样的皇帝,金兵一来,吓得魂不附体,兔子一般,只想逃命,罔顾其职责 。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乃是天经地义 。岂止是杀害了一个岳飞,那些昏君、暴君制造了多少劫难,到头来,百姓们仍要俯伏尘埃,叩首欢呼,万寿无疆 。
“愚忠”的并非只有一个岳飞 。时空转换,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你到网上去看看,颂扬秦始皇的,仍大有人在 。“万寿无疆”的理念跨越时空 。孔孟之道,控制中国人思想几千年,如泰山 。区区某人,想要挣脱他,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要去批评岳飞的“愚忠”,“愚忠”其实是一种美德,完全符合东方价值观的教义 。关于岳飞,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论:岳飞究竟是谁害死的?
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庙里,早些年,人们经过秦桧像时,都要啐上一口 。传说秦的后人觉得很没有面子,便把秦的铁像悄悄投到西湖里 。哪知整个湖水发出恶臭,人们循臭味找到秦桧像,把他重新安置在岳飞墓前 。世人皆知,是秦桧害死了岳飞 。
但文徵明就有不同认识 。他在一首《满江红》中说,“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 。说的是高宗,只怕收复中原后,徽钦二宗回来,自己的皇帝做不成了 。正是高宗这种卑鄙污浊的心理害死了岳飞 。所以,跪在岳飞墓前的,应当是高宗 。只是让高宗去跪岳飞,皇帝去跪臣子,不合规矩 。中国人最讲究规矩,圣人曰:“君君、臣臣”,上下有序 。“臣罪当诛兮,吾皇圣明”,一切过错都在臣子,皇帝总是圣明的 。
第八案,名为“谋逆”案
明朝的太监,时常在朝廷中作祟,把军国大事搅得一塌糊涂 。英宗时闹出“土木之变” 。蒙古人犯大同,太监王振鼓动英宗亲征 。兵部侍郎于谦力谏,不听 。第二天就出发,“事出仓卒,举朝震骇” 。五十万大军未至大同,粮草不继,饿死者不计其数 。进至大同,无法作战,只得回师 。王振是河北蔚州人,挟持英宗朝蔚州去,走了不远,又恐大军踏坏自己庄稼,改道向东去 。到了土木堡,距怀来城已不远,大军欲入保怀来城,被王振所阻,因王振私人辎重千余辆未至 。蒙军追及,英宗被俘,王振被杀 。
抄家的时候,发现于谦家“无余资”,没有钱 。只有正室锁得很牢固,打开一看,都是皇帝所赐蟒衣剑器 。
当官多年,家中居然抄不出钱来,如此清官,实在罕见 。于谦一死,蒙军再来犯,皇帝就后悔了 。旁侍的官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 。”帝为默然 。《明史》说于谦“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 。这是成化初为于谦平反冤狱时皇诰上的话 。说得非常贴切,天下广为传颂 。我尊敬于谦,不仅因为他家中抄不出钱来,不仅因为他抗敌救国,力挽狂澜,还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读于谦的诗,就会有一股清气,一股天地之间浩然之气,令人激动不已 。诗如其人,浩气凌云,是于谦的本性 。于谦的《北风吹》、《咏煤炭》,还有那首极为脍炙人口的《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