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文时代有着什么特色?绳文人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

日本“绳文时代”距今约1万年,其名称因绳文人普遍使用带有绳纹样式的陶器而得名 。当时,靠渔猎、采集为生的绳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制作出了各式各样极富力量美感与神秘色彩的陶器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获悉,此次展览分六个章节,以“绳文之美”为主题,齐集了从草创期到晚期日本不同地域的佳作,力图向观众呈现凝聚在作品线条、造型之中的远古居民的技术与思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绳文时代的出土文物目前已超过9万件,其中被指定为日本国宝的6件在本展中第一次同时展出 。
生活中的美感
日本旧石器时代结束于1万3000余年前,学界把随后的约1万年的时期称为绳文时代 。“绳文时代”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人普遍使用带有绳纹样式的陶器 。在绳文时代开始不久后,冰河时期迎来了终结,日本列岛的气候变得温暖而湿润,山岭森林、河流海洋等景观地貌逐渐成形 。
木制编筐 绳文背篓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绳文时代有着什么特色?绳文人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在多样的自然环境中,远古居民进行着狩猎捕鱼以及植物采集等基本的生产活动,并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打制陶器、石器这类实用工具之外,绳文人也制作出了装饰品以及陶偶、石棒等仪式器具 。
陶器的出现宣告了绳文时代的开启 。最初陶器作为煮炊的道具而被广泛使用,但这种单纯作为容器的功能在随后得到了衍生 。此外,弓箭、鹿角制鱼钩鱼叉等渔猎工具,磨石、石皿(类似于现代的石臼)这类用来捣碎果实、根菜的研磨烹调工具相继登场,表明了绳文人为了顺应新的自然环境而迸发出的创造力 。
陶制耳饰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美的演变
绳文陶器的制作和使用跨越了近万年 。在这漫长的进程中,陶器的造型之美得到了不断的诠释和演绎 。根据时期和地域的不同,器具的搭配自不用说,容器的形状与纹路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火焰形陶器便是在对美的不断演绎过程中诞生的 。它作为绳文陶器的代表作品时常得到介绍,故而为人们所熟知 。
单嘴深钵形陶器 绳文时代(前期)·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
绳文陶器的纹饰,有些是用指甲、指尖、捻线、贝壳或木制竹制的棍棒、刮铲等道具在容器表面绘制的,有些则是利用在容器表面黏附粘土来表现纹路 。
深钵形陶器 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在草创期·早期·前期,绳文人通过使用各种道具在陶器表面绘制趣味性十足的纹饰来对美进行阐释;进入中期后,人们开始通过在容器表面黏附粘土这步工艺来为陶器注入美感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火焰形陶器上的立体装饰物;后期·晚期纹饰的特征则表现为用木棒、刮铲等来刻画线条追求构图之美 。
壶形陶器 绳文时代(晚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
美的竞演
绳文文化像一朵瑰丽的鲜花绽放在亚洲大陆东端的日本列岛之上 。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孕育出了世上最古老的绳文陶器,其造型美感即使是在世界史前陶器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在不同时期、地域环境中呈现万千美态的绳文陶器享誉国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是火焰形陶器 。
彩陶钵 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800年左右
视线转向欧亚大陆 。在正值绳文时代中期的欧亚大陆上,人们进行农耕畜牧生产,并开始了金属器具的生产制作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不仅诞生了由王、权力者统治的都市,工匠们在瓦窑里烧制的陶器也开始作为商品大量生产流通 。在这些地区,人们根据实际用途设计陶器的造型,并在其表面描绘彩色图案、打磨光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