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之乱:燕国局势混乱,赵国想吞并中山

自苏秦离开燕国就任齐国客卿,燕国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 。燕易王哙(公元前333-前314年在位)感到内忧不存外患已解,便只顾荒于酒色,贪图安逸,待到年事已高,就更不肯临朝听政 。
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如何?”苏代回答说:“必定不能称霸 。”燕王哙说:“为什么?”苏代回答说:“因为不信任他的大臣 。”苏代的用意是激发燕王哙尊重子之 。于是燕王哙特别信任子之 。子之因此以百金赠送苏代,而听凭他的指使 。鹿毛寿对燕王哙说:“不如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 。人们称道唐尧贤圣,就是因为他要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既有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 。现在大王将国家让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大王与唐尧就具有同样的德行 。”燕王哙于是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由此更是尊贵 。
有人说:“夏禹举荐伯益,此后仍以夏启的人做官吏 。待到年老时,认为夏启不能够担当天下重任,而将天下传给伯益 。不久夏启与其同党攻打伯益,夺回天下 。天下人说夏禹名义上将天下传给伯益,实际上过后便让夏启自行夺取天下 。现在大王说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吏全是太子平的人,这就是名义上交付给子之而实际上还是太子平当权 。”燕王哙于是将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子之 。子之南面而坐行使国王之权,燕王哙年老不理政事,反而成为臣下,国家大事都由子之来裁决 。燕国国相子之位高权重,专断政事 。
燕易王哙本就崇信儒家禅让学说 。,再加上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于是燕易王哙在公元前316年遂大集群臣,废掉姬平的太子地位,而禅王位于子之 。子之窃喜却佯为谦逊,至于再三,然后敢受 。乃郊天祭地,服衮冕,执圭,南面称王,略无惭色 。哙反北面列于臣位,出就别宫居住 。苏代、鹿毛寿俱拜上卿 。易王哙还把俸禄在300石以上的官印收回,以便让子之重新任命各级官员,从而真正行使国王的权力 。燕王哙实行禅让,这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
子之执掌朝政三年,致使燕国大乱,百姓恐惧 。燕国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密谋,准备攻打子之 。齐国诸将对齐宣王说:“趁机奔袭燕国,必能攻破它 。”齐宣王于是派人对太子平说:“寡人听说太子坚持正义,将要废私而立公,整饬君臣之义,明确父子之位 。寡人的国家弱小,不足以供驱使 。即使如此,却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 。”太子平于是邀集党徒聚合群众,将军市被包围王宫,攻打子之,但未能取胜 。而将军市被和百姓却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太子平杀死将军市被,将其陈尸示众,由此造成数月灾难,死者达数万人,众人恐惧,百姓离心 。子之则以平叛为由下令捉拿太子姬平 。姬平微服逃往无终山,庶弟公子姬职则流亡韩国 。这次燕国内乱达数月之久,"死者数万,百姓离志" 。
齐宣王(公元前350-前301年)听说燕国大乱,孟子对齐宣王说:“现在攻打燕国,这是文王、武王伐纣的时机,不可失去 。”齐宣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领五都之兵,加上北方守军,攻打燕国 。便以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发兵攻燕 。燕国臣民由于痛恨子之篡位,对齐的进攻不仅不抵抗,反而城门大开夹道欢迎,所以,齐军很快攻占燕国都城 。燕易王哙自缢身亡,子之被擒获后押解到齐国处以醢(hǎi,剁成肉酱)刑 。在齐军“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的同时,中山国也乘机攻占燕国城池数十座,燕几乎亡国 。
齐宣王田辟彊向孟轲征求意见说:“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王国,有人劝我吞并 。不过我告诉你,以一个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攻击另一个也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只五十天工夫,就完全征服,纯靠人力是不可能的,一定出于上帝的旨意 。违背上帝的旨意,就会受到惩罚,你以为如何?”孟轲回答说:“吞并它而燕国人民快乐,就吞并它 。”“以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征服另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人民夹道欢迎,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拯救他们跳出水深火热 。假定水更深而火更热,情形就会倒转过来,人民会向别人夹道欢呼 。”齐宣王遂命大将匡章迎立太子平,但齐兵视燕为敌国,仍然烧杀掠抢无恶不作 。燕国臣民虽然痛恨子之,但见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无不怨及姬平同仇齐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