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官初期的心酸往事:京城当官穷得没钱过年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的春节,30岁的曾国藩一个人在京城,孤苦伶仃 。他在给父母的家书中不无心酸地写道: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 。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 。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 。”
这里的“男”,当然指的是曾国藩本人 。当年冬天,曾国藩原本指望外地官员送点“炭敬”之类,聊以过年 。可是盼来盼去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曾国藩不得不借了50两银子过年 。
曾国藩于1838年参加会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 。到1841年,曾国藩已经当了3年京官 。3年京官当下来,曾国藩为什么不但没有存下什么积蓄,反而穷得要向人借钱过年?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曾国藩作为一名级别不高的京官,俸禄的确很低 。
1841年时,曾国藩任职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检讨的级别为从七品,比“七品芝麻官”还低 。按照这个级别,曾国藩的俸禄标准为年俸45两银子、禄米45斛 。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山西巨富乔家大院请的佣人和长工,每年能拿到50两——100两银子工钱 。这就是说,曾国藩一个堂堂京官,拿的是佣人和长工的薪水 。
大家不要笑“七品芝麻官” 。正七品知县的日子比京官滋润多了,他们每年除了俸禄外,还能领到1200两银子养廉银 。曾国藩是没有一分钱的养廉银,唯一的指望,便是地方官员来到京城时,会在给京官送上一份“炭敬”“别敬”“冰敬”等各种“敬”时,偶尔会想到他 。
地方官员给京官送各种“敬”,是希望联络感情、建立利益输送渠道等 。曾国藩作为一名翰林院检讨,名声虽然金贵,手里却没啥权力 。谁会想到他?
另一方面,曾国藩的日常开支却很巨大 。
在京城当官,衣食住行不能太寒碜了,迎来送往一概都不能少,这些都是需要大把花钱的 。曾国藩那点可怜的俸禄,三下两下就花光了,入不敷出是他的生活常态 。
到了春节,曾国藩的开支就更多了 。
过年了,恩师穆彰阿、祁隽藻府上都得去拜访一下吧?去恩师府上总不能打空手吧?穆彰阿是炙手可热的权臣,祁隽藻是三代帝师,都是朝廷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给他们拜年,太便宜的礼品拿不出手吧?于是,曾国藩一定得耗费心思,买一些自己拿得出手的礼品,送到恩师府上 。
拜完了恩师,曾国藩马上拜访同乡和好友 。曾国藩要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就必须织成一张关系网 。同乡和好友,便是这张关系网里不可或缺的人物 。
【曾国藩为官初期的心酸往事:京城当官穷得没钱过年】给同乡和好友拜完年后,一般人就到此结束了 。可曾国藩不是一般人,他还要拜访同年 。什么是“同年”呢?就是一起参加乡试、会试的同学 。他们也能够在仕途里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
比如,曾国藩有一个同年叫刘蓉,两人在赴京考试途中认识,惺惺相惜之下结为好友 。后来,曾国藩创建湘军,刘蓉出了大力 。1855年2月,曾国藩被石达开打败后,心灰意冷,“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在刘蓉等人的劝阻下才放弃了寻死的念头 。
所以,曾国藩囊中羞涩是一定的,借钱过年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正是因为当京官穷怕了,后来曾国藩做了财大气粗的封疆大吏后,经常给京官们送各种“敬”,也算是“回报社会”吧 。
- 他为官50年得康熙信任,却因一事免职
- 揭秘:刺杀马新贻的背后主使到底是谁?是曾国藩吗?
- 古人也会得抑郁症曾国藩因其病最后郁郁而终
- 附价格 初期抗老化护肤品排行榜初期抗老化护肤品哪个牌子好
- 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息国的建立与灭亡
- 曾国藩除夕偷袭太平军,却没想到他们不过春节
- 假如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湘军里有哪些人会追随
- 春秋初期晋国的著名政治家:韩万的生平
- 都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曾国藩家族数代兴旺呢
- 唐朝初期史学家:姚思廉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