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庚的生平简介,他有什么历史事迹?

荀庚 , 姬姓 , 中行氏 , 名庚 , 因为死后的谥号为“宣” , 所以又被称作“中行宣子” 。至于中行是怎么冒出来的 , 这跟荀庚的父亲荀林父有关系 。荀林父在晋国做官的时候 , 担任过中行之将 , 所以他就把自己的职位取作家族的“氏” , 所以荀氏就是中行氏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 , 荀氏是晋国诸侯国中的一大氏族 , 实力雄厚 , 势力庞大 , 是继郤缺之后执政的晋国大臣 。
要说荀庚 , 那就要先来谈一谈他的父亲荀林父了 , 因为他之所以能够一进入朝堂便是直接以下军将的身份 , 就是他的父亲的功劳 。要知道晋国的权贵之族分别占据着晋国三军六卿中的一席之地 , 荀庚能占据一个主要决策层的三军之将的地位实属不易 。
公元前597年 , 担任正卿的郤缺去世了 , 郤缺死后 , 正卿之位由荀林父替代 。什么是正卿呢?正卿就是六卿之首 , 在晋国来说 , 六卿就是六股不同的势力 , 他们分别掌控这这个国家的政治大权 , 是晋国国君的最得力的辅政集团 。但是 , 长久以来 , 这些根深蒂固的氏族 , 却极大的冲击了晋国国君的君权 , 权力的瓜分才是这六卿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 。正卿是六卿之首 , 就是其中最有说话权的人 , 大部分的权力掌握在他手中 。荀林父这一得道 , 全家人也跟着受益 , 他的弟弟荀首就是一个例子 。荀林父掌权以后 , 荀首才得以进入晋国政坛 , 担任了下军司马的职位 , 算得上是跻身了上层领导班子 。但是 , 荀林父的执政时间并不长久 , 不是有人将他拉下来了 , 而是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年纪大了 , 不适合待在朝廷 , 就向国君提出了告老的请求 。
公元前594年 , 荀林父率领晋军攻灭了赤狄的潞氏 , 这是他最后一次打仗 , 也是为晋国国君所做的最后一项任务 。此后 , 荀林父正式告老 , 晋景公赏赐他“狄臣千家” , 荀氏家主落到了荀林父的儿子荀庚的身上 。考虑到荀林父的功绩以及荀氏如今在晋国的权势 , 晋景公直接让荀林父的儿子荀庚担任下军将 。这样一来 , 晋国六卿中 , 荀氏子弟就占了两个位置 , 一个是荀庚 , 另一个就是荀林父的弟弟 , 荀庚的叔叔荀首 。
叔侄二人在晋朝中谨言慎行 , 稳打稳算 , 紧紧依靠着范氏的权势 , 在军中的地位一步步提升 。在荀庚接任下军将的位置的时候 , 荀首是下军将 。当公元前594年 , 荀庚担任了下军将以后 , 荀首成为了上军佐;公元前592年年底 , 荀庚成为了上军佐 , 他的叔叔荀首则是他的顶头上司上军将;而公元前590年左右 , 中军佐赵朔已死 , 荀首替补了这个位置 , 荀庚则替补了荀首原来的上军将的位置 。发现没有 , 虽然荀首始终走在荀庚的前面 , 但是荀氏的方向始终是向上的 , 他们两个一直都在升职 。
在荀氏一步步强大起来的时候 , 担任正卿之位的执政大臣郤克想要阻止荀氏都极为困难 , 但是荀氏的强大已经到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 , 倘若自己死了 , 荀氏不久独大了吗?于是 , 在公元前587年 , 郤克去世的时候 , 他破格提拔了身为下军将的栾书为正卿 , 却没有提拔中军佐的荀首 。荀氏叔侄看到当权者栾书越过了他们 , 不但没有生气 , 反而成为了栾书坚决的拥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