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英雄林则徐的另一面:竟然鼓励农民种植罂粟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 。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 。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 。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 。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
都知道鸦片用多了就是毒品,更知道清朝末年的鸦片战争以及之前的鸦片走私,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 。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
鸦片贸易让清朝从贸易顺差变成了贸易逆差,还造成国内人民吸食鸦片成瘾,这一切都是我们深恶痛绝的,但是清朝统治者仿佛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会有人说清政府意识到了,不然怎么会有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不否认,但是虎门销烟销的得失走私鸦片或者说是英国人的鸦片 。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被迫打开国门,鸦片在中国销售更加肆无忌惮,这个时候清朝统治者和官员竟然提出了自己生产鸦片提高税收 。
就连虎门销烟的功臣林则徐也这样建议过: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 。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若内地果有一种黄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无如知此味者,无不舍近图远,不能使为绍兴之美酝、湖南之锭烟,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尊意曲折详尽,洵为仁人君子之用心,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林则徐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国家中鸦片,是没有关系,但是他比较痛恨人民崇洋媚外要吸食洋烟,如果我们国家有类似鸦片的东西能够胜过洋鸦片,大家肯定不会买贵的洋烟等等,这就是销烟的林则徐的建议,他还是打开国门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没有意识到鸦片的危害,只意识到了走私给清政府税收带来了损失 。
无独有偶,在某种程度上说,清政府在默许鸦片走私合法化的同时,也采取了容忍甚至鼓励农民种植罂粟的政策,不少官员主张以自产鸦片代替进口鸦片 。光绪朝《东华续录蜷九十八云:“咸、同以后,烟禁已宽,各省种植罂粟者,连阡接畛,农家习为故常,官吏亦以倍利也,而听之 。”
不过,因为这时中国的鸦片加工技术不高,鸦片质量很差,因此在市场上的销路并不太好,尚未形成对进口鸦片的竞争态势 。“总的来说,五口通商时期自1840年至1857年,鸦片贸易的波动很小 。”贸易的利润还是被英国赚走了 。

【禁烟英雄林则徐的另一面:竟然鼓励农民种植罂粟】 不过这个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后发生了变化,罂粟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鸦片加工质量也逐步提高,已经逐渐可以同进口鸦片进行竞争 。云贵川是中国罂粟的主产区 。在云南,偏远地区地区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广泛种植,如布朗族在19世纪70年代就熟练掌握了罂粟的种植技术,他们从11月烧地,12月下种,次年5月收割,连种7至15年后再另择荒地开垦 。不仅如此,甚至省缄昆明附近都有罂粟种植,据估计,云南全省竟有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罂粟,鸦片成为该省最重要的农产品,贵州省种植罂粟显然是受到云南和两广的影响 。贵州土质和气候特别适合罂粟成长,尤其在黔中部和东部地区,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面积相当大 。因为贵州鸦片品质极佳,价格又不高,几与洋货相抗衡,因此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 。如开州(今开阳)、婺川(今务川)等地“开垦之地半种洋烟……查种烟为近来民利大宗,积习己久,骤难禁革” 。到光绪初年,贵州所产烟土已运销两广 。在黔西北和黔西南的彝族居住区,人们也学会了种植罂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