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十大名不副实的名将:兵仙韩信竟也上榜

一、韩信
韩信顶着“兵仙”头衔而战绩平平 。
根据百科中关于《还定三秦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陈下之战》介绍;又看数遍《史记》发现韩信战功真是战绩平平乏善可陈,如何能配兵仙称号?
《淮阴侯列传》发现韩信战功没有多少,对话就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司马迁如此的往《淮阴侯列传》里大量的注水不言而喻 。司马迁就是为了把战绩平平的韩信给打造成名将形象 。
为什么司马迁如此的包装韩信?
汉初历史记载多源于自司马迁,而因为司马迁被宫后对汉朝怀有很深的怨念,我们知道太监都是极其变态的司马迁为了报复汉政府,于是就极尽摸黑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如果你想黑一个人,拔高被他干掉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韩信被汉朝干掉,于是就为司马迁提供了极好的黑刘邦的素材,如此司马迁真是煞费苦心的包装韩信 。本来韩信谋反被杀是完全咎由自取,现在大家都认为好像韩信功高震主被杀,说刘邦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其实完全是受司马迁误导,韩信战绩只能算平平根本扯不上有多高 。
二、周瑜
周瑜顶着“文武韬略”头衔而名不符实 。
中国古代所谓名将,分成两种 。一种是被后世用兵打仗的人各种吹捧 。另一种则是被后世的小文人各种吹捧 。比如像三国里,吹捧诸葛亮的就是李靖这样懂军事的指挥家 。而吹捧周瑜的呢,就是杜牧、苏轼这样的不懂军事的文人 。
其实看《三国志》,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周瑜在三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比打酱油稍微好点的角色 。
从史料可以看出,赤壁之战献计和执行者都是黄盖,周瑜只是起决策作用,他并没参加战斗,决策功劳是必须有的,不容磨灭 。
南郡之战,是真正意义上周瑜统帅指挥兵团的一次大兵团战争 。这场战斗,耗时一年,双方大战数次 。
南郡之战周瑜的指挥能力并不是很出色,起先周瑜指挥还处于劣势,刘备,吕蒙先后献计,才扳回劣势,最后把自己给搭进去,弄的重伤 。
周瑜军事能力已经被分析出来了,总结一句:庸碌无为,二流武将水平 。
所以说,后世不以周瑜为名将,是有道理的 。如果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周瑜在历史上基本就是个路人 。
三、曹操
曹操顶着“三国第一军事家”名头而军事平庸 。
曹操的军事能力完全是被武帝纪吹出来的,而其平庸的军事战略能力很早就能够看出,其第一战如果按照武帝纪记载[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孙子云[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曹操带着人马与西凉铁骑正面对战,扬短避长,自取其败,孙子兵法算是白读 。
清算一下曹操的对手:吕布[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可曹操遇上,连连惨败,若不是袁绍当东郭先生,早已完蛋 。刘备[拙于用兵],可一旦羽翼丰满,立马叫曹操吃瘪 。张绣一区区地方小军阀,有了贾诩助阵,曹操在拥有荀彧,荀攸,郭嘉的情况下即连征不克,败军失将,脸面丢尽 。黄盖一老卒,即将曹丞相估成粽子,上屉蒸熟 。至于在历史上是个角儿的,譬如周瑜,那老曹更是孔夫子搬家,先败赤壁,再败乌林,输干赌本,一败涂地 。
四、项羽
项羽顶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名声而浪得虚名 。
看了多遍《史记》发现项羽军事才能只是司马迁吹捧的厉害 。《项羽本纪》司马迁吹得比较厉害而且夸张的更恐怖,彭城三万破五十六万联军;广武项羽怒目吓的汉楼烦将躲起来;东城项羽怒目汉追军赤泉侯杨喜,吓的杨喜人马俱惊,逃跑数里;乌江边项羽步战独杀数百汉军铁骑,项羽如此能力根本不是人类范畴能够达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