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根据考古发现 , 可证实以滍阳岭中脊为轴 , 在东西两侧分布排列有序的“族坟墓” , 是一处布局较严密的应国邦国墓地 。其年代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 , 在春秋中期以后的此墓地 , 埋入了不少楚人墓葬 , 说明了春秋中期 , 应灭于楚的历史事实 。已发掘的西周初年大型墓葬 , 带有明显的商人遗风 , 特别是青铜器的组合上 , 爵、卣、尊、觯酒器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说明商文化在旧商与国中的生命力 。在西周晚期 , 所发现的应国大型贵族墓如M1 , 出土器物中青铜礼器、车马器齐全 , 并有大量玉器 , 其五鼎六簋的组合符合墓主人作为邦国大夫一级的身份 。M95中 , 有不同器铭三组青铜礼器:公作器组“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作敔尊鼎敔用易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言”、应伯作器组“应伯作宝簋其万年永保”和侯氏作器组 , 据考墓主属于一代应伯私名为敔 。当是王伐淮夷的主将之一 。
在应国墓地中出土的柞伯簋 , 邓公簋、应事作旅壶、甫鸭铜盉等 , 应国贵族的等级与身份状况 , 应国与周边诸侯的关系 。
应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古老封国 , 据甲骨卜辞记载 , 商代已有应国 。《史记·梁孝王世家·正义》引《括地志》、《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之说等 , 都曾提到《汲郡古文》云:“殷时已有应国 。”今本《竹书纪年》载 , 盘庚七年 , “应侯来朝” 。此外 , 见于武丁和帝乙、帝辛的卜辞 , 应君又称“应王” , 并与商王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周初成王改封其弟于应 , 应便成了姬姓封国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 故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邗、晋、应、韩 , 武之穆也 。”《汉书·地理志》颍川郡父城县条下班固自注:“应乡 , 故国 , 周武王弟(子)所封 。”由此可见 , 西周应国是在商代应国的故地 , 作为周王朝的屏障重新立国的 。
关于应之地望 , 《括地志》云:“故应城 , 因应山而名 , 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 。”《水经注·滍水》:“滍水东径应城南 , 故应乡也 , 应侯之国” 。据学者考证 , 古应国都城--应城正位于滍阳镇城内南部偏西的高地上 。(注)而整个应国的地域范围 , 大体上在今河南襄城、陕县、宝丰、鲁山、叶县和平顶山市一带 。
应国传世文物颇多 , 应公诸器、应侯簋、应监甗、应叔方鼎等(注) 。考古发现的应器 , 除陕西蓝田出土的应侯钟等器外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 在历史文献记载的应国地理范围内 , 陆续出土的一些应国文物及邓公簋(邓公嫁女媵器) ,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
【应国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最后是怎么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