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兵变的发生对蒋纬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该影响有多大

1964年1月21日上午10时左右,台湾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第一师例行的战备检查 。谁也没有想到,赵志华在向部队致词时突然发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 。他表示对当局统治不满,为了台湾,装甲兵部队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台北“清君侧” 。然而,很快他就被部下抓住押解了 。
赵志华被抓时,湖口基地外已经“翻天覆地,乱作一团” 。就在赵志华演说之初,基地执勤人员闻听不对劲,就已逐级上报 。当“装甲兵谋反”的消息传到“参谋总部”时,事实上已成为“国防部副部长”的蒋经国接到报告后,立即下令湖口以北的陆军及装甲兵进入各临时阵地,随时准备阻击任何北上的坦克或装甲车,如阻击不成,即炸毁进入台北市的中兴、中正、台北3座大桥;命令驻桃园、台中的空军机群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配合陆军阻击“叛军”;设在台中清泉岗的“装甲兵总部”因总司令郭东旸不在职,由参谋长金仲原和政战部主任武宦宏坐镇,并委任前总司令蒋纬国负责联系 。
赵志华鼓动装甲兵向台北进军事件能否算“兵变”,历史上存在争议 。
赵志华被捕后,并没有按照陆海空军刑法中规定的“叛乱罪”起诉,而是以“违反军纪案”处理 。14年后又“保外就医”,赵志华的妻室子女获准移居美国 。以上处理结果是基本上可以说明赵志华事件不是“兵变” 。1988年3月间,蒋纬国在其兄蒋经国死后仅两个月,就在台湾大学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称,“湖口兵变”绝非事实,全是外界讹传,不足采信 。
在狱中服刑期间,赵志华又给蒋纬国写了《万言书》,列举了选拔台湾小姐、部队伙食差、高级将官生活奢靡、人事升迁浮滥等时弊,把“一·二一讲话”系统化 。文中申诉情绪激昂,用词尖刻 。要说赵志华是煽动造反、预谋叛乱,真是冤枉了他 。赵志华完全是出于对蒋家王朝的忠诚,是为了国民党能够减少恶习,避免走向毁灭 。这种敢于直言之士,理应受到重赏,可虚假的环境、虚伪的官场,不会容纳说实话的人,赵志华只能落个可悲的下场 。
“湖口兵变”虽不是正儿八经的兵变,但毕竟是继“孙立人事件”后台湾军队中发生的又一起“重大事件” 。它使蒋纬国的仕途受到严重影响 。
长期以来,蒋纬国把装甲兵当成“第二生命”,为装甲兵的建设呕心沥血 。在国民党政权逃台后的15年间,蒋纬国当了10年的“装甲兵总司令”,大大超过了台湾军方关于军队主官任期的规定 。社会上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传闻一直不断 。追根到底,关于“装甲兵要造反”的流言是蒋经国的手下施放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扶其主”,确保蒋经国的“太子”地位 。借蒋介石之手贬“小委座”蒋纬国,使其无力与蒋经国“争位” 。
【湖口兵变的发生对蒋纬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该影响有多大】“湖口事件”以后,蒋经国直接指导装甲兵的清理、整顿工作,名为清除赵志华的影响和势力,实为趁机围剿蒋纬国的势力 。装甲兵从此由蒋纬国移到蒋经国的门下,蒋纬国和装甲兵的紧密联系就此结束 。从此时起,蒋纬国就停止了晋升,一直挂着中将的牌子,一挂就是15年,直到蒋介石死后,才晋升为上将 。同时,蒋介石彻底削去了蒋纬国的带兵权,让他致力于军事教育,成了纸上谈兵的将军 。
从蒋纬国的后半生看,正是因为他作为“总统”次子,没有继承权,故在对待自己的政治前途,在谈及兄弟关系和父子关系时,瓜田李下,非常谨慎 。
可以看出,蒋纬国从蒋家王朝的大局着眼,为维持台湾政局的稳定,根据蒋介石的安排,从心里对哥哥做出让步,保证蒋经国上台 。因此说,蒋纬国虽然有时候对父亲和哥哥不满,但从根本上讲,他还是忠于蒋介石和蒋经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