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诸葛亮是最大权臣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 , 大家都知道 , 董卓、曹操等曾都是权倾一野的权臣 。但是这些大雄小鬼在诸葛亮面前 , 什么都不算 。
诸葛亮才是整个三国里最大的权臣 。厉害之处是在位极人臣的同时 , 不光没有受到上到大头目下到下马仔的怨言 , 而且还一直对其歌功颂德 , 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 , 和珅连给他提鞋都不配!
当然 , 诸葛亮有才有智这是肯定的 , 蜀国的建立他是第一功臣 。但同时 , 诸葛亮也是个又专权又好斗的野心家 。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
一、重用关羽 , 更吹捧关羽 , 结果使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惨遭东吴杀害 。
关羽与刘备“寝则同床 , 恩若兄弟 。”其个性高傲 , 目中无人 , 但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 。诸葛亮对他的特点应当说是相当了解的 。然而 , 当“羽闻马超来降 , 旧非故人 , 羽书于诸葛亮 , 问"超人才可比谁类"时 , 诸葛对这种基本属于了解情况的询问 , 不是根据客观情况如实相告 , 却对关羽曲意奉承:“孟起兼资文武 , 雄烈过人 , 一世之杰 , 黥、彭之徒 , 当与益德并驱争先 , 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这种不合实际的吹捧 , 使本来就个性高傲的关羽“省书大悦 , 以示宾客 。”助长了他的自大情绪 , 埋下隐患于将来 。及至后来陆逊假意称颂他“小举大克 , 一何巍巍!……将军之勋足以长世”时 , 便“意大安 , 无复所嫌 。”终于酿成了“大意失荆州”并遭到东吴杀害的悲剧 。虽然荆州失守 , 关羽败亡受多种因素影响 , 但诸葛亮的吹捧却是他自我膨胀的催化剂 。
【诸葛亮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诸葛亮是最大权臣】二、重视法正 , 却放纵法正 , 致使法正一生罪恶累累、黯然病逝 。
法正原在刘璋手下为官 , “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 , 志意不得 。”于是 , 暗中投降刘备 , 为引刘备入川立下大功 , 后又在攻取汉中的战役中出谋划策 , 功勋卓著 , 被刘备封为蜀郡太守 , 扬武将军 , “外统都畿 , 内为谋主 。”然而法正任蜀郡太守后 , 德行方面并无改观 , “一餐之德 , 睚眦之怨 , 无不报复 , 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这种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 , 引起同僚的不满 。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于蜀郡太纵横 , 将军宜启主公 , 抑其威福 。”素以执法严峻著称的诸葛却说:“主公之在公安 , 北畏曹公之强 , 东惮孙权之逼 , 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 , 进退狼跋 , 法孝直为之辅翼 , 令翻然翱翔 , 不可复制 , 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对于法正的放纵 , 他人只是请诸葛转告刘备 , 加以约束 , 作为军师的诸葛亮不仅不答应 , 反而说其乱法有理 , 情有可原 。那么 , 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如此失刑政的话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原因 。一是诸葛不愿得罪或得罪不起法正 。因为法正此时的功绩、地位、甚至智谋都在诸葛之上 , 且“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 , 故言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