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上乾隆皇帝为何搞翻案把袁崇焕抬上神坛?

导读: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明末世人物 , 生前也许在一起喝过酒 , 都是明朝的革命干部嘛!死后却难以尿到一壶去 。倒不是钱谦益是一文 , 袁崇焕是一武 , 文与武隔行如隔山 , 而是因了气节问题 , 一个高入云霄 , 一个踩入土底 , 委实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 哪能相提并论?
袁崇焕或许是晚明唯一的救星 。他半路起家 , 弃文从武 , 以一腔肝胆与热血苦撑晚明危局 。如果得到明朝皇帝的信任 , 或许能够挽狂澜于既倒 , 也只有他才有可能让明朝起死回生 。可是 , 他碰到了昏天黑地 , 天 , 硬是错勘贤愚枉为天;地 , 也硬是不分好歹不为地 。袁崇焕忠心鉴日月 , 热血洒疆场 , 结果是 , 忠已做奸来奸已做忠 , 忠不得好死奸得好活 。袁崇焕被皇太极略施反间计 , 自诩清明实为昏聩的明朝末世皇帝崇祯就将袁崇焕以叛逆之罪逮捕入狱 ,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 , 寸寸脔割之” 。千刀万剐 , 一块肉一块肉地用钝刀子割死 , 而每割一块肉 , “京师百姓 , 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得其一节者 , 和烧酒生啮之 , 血流齿颊间 , 犹唾地骂不已” 。
如果说袁崇焕是大清的死硬对头 , 那么钱谦益就是大清的现世活宝 。钱氏食明禄食了60多年 , 大清剑指南明首府南京城那会儿 , 钱谦益还当着南明政府的礼部尚书加宫保 , 按他自己的说法是 , 明朝对他是“皇恩似海” 。可是清军兵尚未临城 , 钱氏却被大清统战了 , 一统就休战 , 不统也休战了 。他以明清一代文坛领袖相号召 , 率领一班文臣投靠清政府 , 并到处写信 , 到各地劝降 , 再以投降劝降有功 , 求乞新主子 , 跑官要官去了 。本来想弄个宰相当一当的 , 未能如愿 , 级别不比在明朝高 , 他当得没多少味道 , 当了三五年就不当了 , 反过来再去当晚明遗民 , 老死蒿莱 。
袁崇焕与钱谦益并列 , 让义士十分羞耻 , 岂可并论?这是因为双脚站在晚明遗民立场上 。而站在大清来看 , 袁钱并列 , 让大清同样不自在 , 也不可并举 。谁是大清的敌人?谁是大清的朋友?这个问题真的是大清的首要问题 。袁崇焕是大清的敌人 , 钱谦益是大清的朋友 , 最少在乾隆以前 , 大清是这么看的 。到了乾隆 , 袁崇焕与钱谦益之事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 忠骨奸骨 , 都已化成灰 。敌人已不为敌 , 当年死也不与清政府合作的人 , 都死了;死不合作 , 活却要合作 , 他们活着的子孙都拼命在考大清的公务员了 , 去与满清政府肝胆相照 , 荣辱与共了;朋友也无甚可朋 , 革命已经胜利那么久了 , 哪需要什么统战呢?按理来说 , 乾隆那会儿 , 统与战都不再是话题 , 打牌的打牌好了 , 卡拉OK的OK罢了 , 歌舞升平 , 熙熙然享受盛世得了 。可是这个乾隆 , 不知道哪根神经受了刺激 , 他翻起陈年旧账来了 。
有天 , 他坐在金銮殿里没事干 , 突然要给袁崇焕平反 。那时好像没有档案保持50年之说 , 许多档案500年都不公开 。乾隆却在150年后将袁崇焕的档案公开了 , 所谓袁崇焕“通敌资敌” , 其实没那回事 。真相是 , 袁崇焕是明朝第一忠臣!当时所谓通敌 , 是咱们大清祖宗搞的反间计 。袁崇焕是忠臣啊!明朝不给他平反 , 我乾隆来给他拨乱反正 。乾隆不但给袁崇焕正名 , 而且准备给他大奖励:“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 , 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 , 详悉查明 , 遇便覆奏 。”尚安同志奉命去查了 , 袁崇焕已斩草除根 , 没有后人了 , 有的只是远房玄孙辈 , 没做官;乾隆立即派人把袁崇焕这门亲属接上京城 , 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