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五大谋士盘点,无一不是卧龙凤雏之才

趣历史小编认为 ,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枭雄 , 大家都知道 , 一个人的成功 , 背后必定有各种奇人异事的鼎力相助 , 而在三国时期 , 一个人能否成功 , 背后的谋士占据了巨大的因素 , 例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 , 如果刘备没有诸葛亮 , 可能历史都不会记载刘备的名字 , 可见谋士在当时的重要性 , 今天我们不谈刘备和诸葛亮 , 我们就来谈谈曹操 , 你知道曹操的谋士有哪些吗?他们都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呢?下面 , 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出曹操手下谋士排名及其特点的内容 ,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曹操手下的那些谋士吧 。
提到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 , 咱们一般是说“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 , 这个顺序显然是以曹操的心理亲善度来排列的 , 没什么逻辑上的意义 。
在《三国志》中 , 陈寿将荀彧、荀攸、贾诩归为一传 , 而将程昱、郭嘉与董昭、刘晔、蒋济、刘放孙资这些第二梯队的谋士放在一起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陈寿在郭嘉那搓人的结语中给出了答案: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 , 世之奇士 , 虽清治德业 , 殊于荀攸 , 而筹画所料 , 是其伦也 。”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程昱郭嘉神马的 , 他们都是当世奇才 , 尽管他们品德举止的风评不太好 , 与荀攸相比差得很多 , 但是在军事谋划这方面 , 跟荀攸还是一个水平的 。
熟读三国的人应该知道 , 荀彧和贾诩 , 不仅智略过人 , 而且他们在为人处事上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 。而荀攸比之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 他在品行和智略方面都得到过曹操最高的评价 , 因此在这段结语中 , 陈寿将荀攸作为标杆 , 让程昱郭嘉等人与之比较 , 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 , 荀彧、荀攸、贾诩 , 是属于“德才兼备” , 而程昱郭嘉 , 在品行方面 , 至少是在风评方面就不及那三人了 。
品行的评价 , 是前三者与后两者的第一道分水岭 , 下面来看看他们各自的特点 。
荀彧 , 关键词:体大思精 , 总统后盾
荀彧被冠以“王佐之才”的称号 。所谓王佐之才 , 就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 。这里的“王” , 恐怕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君主”、“君王” , 它的内涵更偏指“王道” , 即依靠“圣王仁义教化”治理国家的方式 。当然 , 我个人认为纯粹的“王道”是不可取的 , 乱世治世都不可以 , 尤其是在乱世 。实际上荀彧也不是那种固守“王道”的儒家卫道士 , 但至少忠君、仁义、德政的思想在荀彧的政治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于这样的思想结构 , 结合乱世务实的现实需要 , 荀彧必然会成为一个全能型 , 而且处事细致的智囊 。
笔者在看过《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后 , 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 , 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
他年轻时曾经预言 , 家乡颍川由于处在版图的中心地带 , 早晚会遭到掳掠 , 应该尽早迁到外地 。这样的论断 , 综合了他对地理、人情、时事的了解和推断 。张邈与陈宫在兖州叛乱的时候 , 豫州刺史郭贡领兵来到荀彧镇守的城下 , 说要求见荀彧 。夏侯惇劝阻荀彧 , 认为非常危险 。荀彧却认为 , 郭贡和张邈关系一般 , 他仓促来到城下 , 显然没有成熟的打算 。这个时候前往说服他 , 即便不能为我所用 , 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 。如果这个时候怠慢他 , 郭贡一定会怒而攻城 。结果荀彧轻身入敌营 , 郭贡见荀彧没有惧意 , 认为城池一定难以攻打 , 于是引兵退走 。显然 , 基于对人情、时事的精准掌握 , 荀彧再一次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