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为什么都要杀吕布:吕布不讲底线?

马中赤兔 , 人中吕布 。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 , 看"三英战吕布" , 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 , 再加上刘备 , 对他也是奈何不得 , 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 。按说 , 这样一位大英雄 , 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 , 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 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 , 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 。人常说 , 读三国流眼泪 , 替古人担忧 , 吕布被杀 , 确实令一些人大流眼泪的 。
吕布是乱世英杰 。西汉末年 , 群雄并起 , 大家各有各的旗号 , 割据一方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 , 只不过多了一个汉献帝牌子而已 , 以此想充正宗 , 但是很多人还是不买帐 。所以 , 在这种情况下 , 诸英雄想跟谁打天下 , 那就得凭自己的判断了 , 用现在的话来说 , 就是跟着感觉走 。那时 , 时兴"良禽择木而栖 , 良将择主而事" , 其实就是说 , 你看准了谁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谁 , 不满意时可以背弃原来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 。
所以在当时 , 很多英雄豪杰都是背叛了原来的主子 , 投靠新主子才得到了重用 。曹操最擅长吸纳英雄豪杰 , 所以 , 他的手下 , 很多人都是投诚过来的人才 , 有文臣有武将 。按说 , 人都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 谁都想获得荣华富贵 , 在当时 , 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因为各军事集团的兴衰很难判断 。所以 , 吕布经过几次换主子 , 是当时很时髦的做法 , 并不是只有他才这样做 。
问题是 , 吕布走了极端 , 违背了做人的基本游戏规则 。他嗜杀成性 , 心狠手辣 , 不停地对他的主子制造血案 , 这就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了 。当时刺使、骑尉丁原任用吕布为主簿 , 对他十分信任 , 也厚待了他 。因为吕布武艺高超 , 董卓想收买他当助手 , 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杀死丁原 , 吕布见利忘义 , 几乎没有做什么思想斗争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脑袋 , 丁原死得莫名其妙 。
就是这样一个此见利忘义之人 , 董卓竟然奉为宝贝 , 还认他为义子 。他没有想到 , 丁原对吕布也不错 , 最后让吕布一刀结果了性命 , 你董卓有什么可以例外的 。认为义子就保险了 , 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果然 , 吕布想换主子的时候 , 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样的下场 。董卓死后 , 吕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报复 。吕布兵败长安后 , 想投奔袁绍 , 这时袁绍还是清醒的 , 他知道吕布的反复无常的性格 , 所以没有接纳他 。
吕布后来投靠了刘备又背叛了刘备 , 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 。吕布变成了一点信义也不讲的人 。其实 , 他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祸害 , 没有人敢把他当朋友 。吕布的手下陈登曾这样比喻吕布 , 他说:"待将军如同养虎 , 应当让他吃饱了肉 , 若不吃饱了就要吃人 。"吕布就是这样的一只虎 , 所以没有人再肯相信他 。
曹操极其爱惜将才 , 他捉到吕布后 , 有心想收降他 , 为自己所用 。当时 , 大将张辽也是被俘的将领 , 曹操还是重用了他 。可是 , 对于吕布 , 曹操虽然对他的不义有所警觉 , 但曹操对待战将是比较大度的 , 往往不计前嫌 , 他有心把吕布收到自己麾下 , 于是他便征求刘备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