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图谱( 五 )


中华文化传承图谱

文章插图
卫懿公嗜鹤图中国有那幺长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荣,但真要知史则很不容易,可以说知而不懂都是难以做到的 。难知不懂不只是因为史料浩如烟海,更主要的是旧有的文化体系已经被埋葬了 。近百年来,随着白话文的普及,绝大多数人已经读不懂文言文了 。但是5000年的中华史绝大部分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宝贵的中华典故的绝大部分也隐身在晦涩的古语之中 。现代教育体制与旧文化基本没有交集,即便有,也只是象徵意义上的联繫 。虽然用的还是汉字,但汉字不是语言,只是符号 。从构词到成句再到文章 。现代语言和我们的历史书面语言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造成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距离,我们需要在这条鸿沟上造几座桥,使当代的我们能方便地探究我们的历史 。我们绘着、汇集的这套《中华文化传承图谱》就是在我们和我们的历史之间建立的桥樑之一 。典故卷和人物卷则是这座桥的主要构件 。我们以绘着和汇集的方式出版《中华文化传承图谱》系列丛书,从多视角介绍古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寓含在古代绘画中的人文内容 。本书为典故卷的卷二,採用晌拓的方法对含有人文事件的古典名画进行提线重绘,以古代关于典故的图卷为蓝本,绘着集成典故卷,除了选定蓝本以外,再以图注的形式,逐图配上文字说明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丰富的人文内容,典故多如牛毛,但是反映典故图真的不多;好的典故图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有文化的人未必会画画,会画画的人未必有文化,又会画画又有文化的人又多钟情于山水画,还有一批好画花鸟画的人,画人物的人少得不得了 。古人认为画人不雅,直到明清人物画多起来了,但是年画人、戏人图又占了很大的比例 。即使是在这种文化占主导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画人物的惊世之作,只是相对于千百年来发生的人文事件来说,只是相对于天文数字的山水画、花鸟画和吉祥图来说,中国的典故画是太少了,也太珍贵了 。再加上,那些优秀画作离我们所处的年代越来越久远,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氧化,风化残损,如果再不做提线工作就来不及了 。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还是要着手做这项艰苦的工作 。在做这件工作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意外的收穫,感觉仿佛进入了时光逆转的隧道,与古代的杰出画家及画中人物做了一次愉悦的会晤,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绘画技巧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中国人物画成熟于战国时期,其中的典故画,经历了画像石阶段的线与面分离,经历了尺山、寸树、豆粒人阶段人与物的比例,经历了曹衣出水以线定形,又经历了吴带临风人衣分离,经历了梁楷的减笔,又经历了刻本的粉稿的修整……2000多年的锻造,抛开着色不谈,单就线描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留下了许多值得珍惜的作品 。在选择拓绘的过程中,本卷不论画派、技法、年代、名气,侧重于选取有典故传说、贤人逸闻、文化故事、诗词意境的作品 。这些题材蕴含了众多的文化元素:三皇五帝禅让帝位,许由巢父避利禄于深山,庄周惠施的哲辩,孔孟儒风,巾帼不让鬚眉……这些人文典故,回首已成千年往事,品顾起来却还有让人神往心随的魅力 。我们的工作是挖掘图卷中的文化元素,使文化图形化,使之更直观,更便于展示,更容易与实物载体相结合 。让今人从另一个途径接近古代文明,较为容易地贴近古代的文化 。这会有助于今人确立信心: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也应该而且能够创造领先的现代文明 。此画册我们没有採用重印原画的方式,我们採用了白描人物的画法,白描是中国特有的表现形体的美术方法 。这种方法最费时、费力,但是唯一能使古图的轮廓线清晰,结构线明确的方法,适合工艺美术、陶瓷製造、广告业以及各类设计人员使用 。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古画中反映人文典故的作品较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工艺品、陶瓷、纺织品等的图案中,人物的图案也是非常少的 。这倒不是认为反映人物不雅,而是人物画确实也难表现一些 。最难表现的是最熟悉的事,山水花鸟较花纹难表现,人比鬼难表现,结果花边、花纹、图纹盛行,有典故的人物画就嫌少了,看似追求“唯美”主义,实际是可以拿来就用的典故的图案素材太少了,所以我们对有文化典故的人物图本进行提线处理,再配上儘量简洁的注文,算是为工艺美术行业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吧,也给其他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工作学习的方便 。在摹画时往往会遇到原画缺损、笔画不清、后人删改等现象,我们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迫不得已的增改,其中有创作的成分,目的只是为了给人以完整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认为不补似乎更好一些,但是我们认为如果现在不做增补的工作,后人补起来会更难,甚至于无法再补 。况且我们只是在自己的晌拓本上补画,这并无损于原画 。还有人对晌拓有偏见,认为过于古板 。实际上晌拓是大师的摇篮,好的晌拓本与原作是等值的 。古画在印刷术出来之前,流传主要靠的就是临拓 。传世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都是古拓本 。晌拓不单是一种艺术技法,而且是一种修养:先是坐得住,再是静得下来,一笔不苟没有什幺,笔笔不苟何其难也 。能坐得下来,能静下心,能定得住神,能画得下去,能气定神闲地一笔一笔地画完一张画,对于当今这样的快节奏而言,不是一种修养吗?无论老人养性求高寿,壮年偷得人生半日闲,还是儿童练笔,我们的这套图谱都算得上不错的底本 。中国人使了好几千年的毛笔,硬笔刚使了一百年左右;生纸使了上千年,熟纸也刚使了两百年左右 。但是大多数中国人确实已经使不好毛笔,用不好生纸了 。把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成熟技法,轻易扔掉是非常可惜的 。虽然硬笔熟纸更便捷,更利于文化的传播,更适合中国走上与世界共同进步的道路 。但是作为一种技法,作为一种艺术,毛笔生纸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退出了实用传播手段,而在艺术领域保持美妙的青春 。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要使用毛笔,但作为中国人,应该能够欣赏书法和中国画,特别是要能够欣赏白描,因为这是中国对世界艺术的伟大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一本纯美术的书,是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本图谱,在普及文化的同时,如果能引起人们对白描的兴趣,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书基本按事件发生的年代进行排序,兼顾专题集中的册页,如《隐居十六观》是陈洪绶先生在杭州时创作的,内容反映跨越上千年的名士隐居逸事,题材联贯,又是同一作者,所以把十六幅图连排 。还有一些人文事件没有年代,就集中排在最后 。这套书採用了大8开本,在一定程度上,对销售量有所影响 。因为大了难带、难存、难读……有一堆的不方便,特别是少年儿童捧起来更费劲,改成16开的可以省一半成本,销得也会好得多 。但是读者就会看不清细节,使用起来不方便;少年儿童角膜软睫状体会很容易地把眼球压长,看小东西不费劲,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近视 。所以应该提倡小孩看大书,和孩子的视力比较起来,捧起来费劲就微不足到了 。在提倡小孩看大书没有形成气候以前,我们还是选择了承担滞销的风险 。《古今风流》这本《古今风流》选自于《吴友如画宝》 。内容涉及典故数十个,儘管有些人物和事件是虚构的,还有一些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不免有封建正统的表现,但还是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不失为一本好书 。本书以文瑞楼集成的《吴友如画宝·古今人物图》为母本,该书採用的石版印刷技术基本保存了吴友如绘画的风采 。原书画芯宽21.5厘米、高171.5厘米,本书与原书开本不符,做了适当的剪裁,经过扫描和修图处理,配以注文,力求在再现原作风采的同时,便于读者了解历史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