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承图谱( 四 )


中华文化传承图谱

文章插图
东方朔盗仙桃典故即典制和掌故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实或传说 。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语 。典故一词,出现在《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如“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山海经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闢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从这则盘古开天闢地的传说开始,至今几千年来,到底发生过多少故事,没人能够说得明白 。《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 。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 。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丘,聚也 。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确实是“俱往矣” 。大部分典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了 。《韩非子》中有“心不在马”的典故,是说:赵襄主向王于期学驭术,不久与于期比赛,换了三次马都落在于期之后 。襄主说:“先生教我驭术,没有教尽吧?”于期答:“驭术已尽,使用有错而已 。凡驭驾,贵在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才可以加速致远 。您落后则欲追上臣,领先则恐被臣追上 。赛车非先则后,而您领先落后心都在臣身上,又何以调于马?此君为何落后也 。”本来也是个好典故,无奈《礼记》中的一句“心不在焉”就使得极富哲理的“心不在马”湮没于书海之中了 。即便是“心不在焉”本身也变得与本义完全不同了 。《礼记·大学》原文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本义是说:修身在于正心,身有忿恨、恐惧、好乐、忧患则不能正心 。只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这样修身才能正其心 。如此看来,现在的“心不在焉”已与原始本义南辕北辙了 。历代画家以绘画的形式反映典故,但由于画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同,美学修养不同……所以同一典故,即使用同一的绘画形式表达,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因而出现主题相同的不同画作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文人出仕后,仍以绘画作为雅趣,创作了一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画作,被称为文人画 。有人认为文人画是题材绘画中造诣最高的 。众多画匠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往往靠耳濡目染、道听途说,凭理解用炭条在宣纸上形成草图,经定稿再用毛笔勾画 。好画一经脱稿又引得许多后人临摹、修改……于是产生了一个典故有众多派生故事的现象 。有很多传说混入历史,典故久经岁月会因流传而演变 。即使是近代发生的事情,也会由于各种原因,甚至个人恩怨,错乱不堪,与史实不符 。由于文过饰非、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篡改,在许多历史典故中,一些狗熊成了英雄,一些英雄成了狗熊 。清末的刘步蟾,字子香,福建侯官人 。留英三年,“成绩冠诸生” 。与林泰曾合撰《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参与起草《北洋海军章程》,海军规则“多出其手” 。主张按年添购铁甲舰,“以防不虞”,如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 。八月十八日,黄海海战,刘步蟾指挥定远舰英勇作战“不稍退避”,重创日旗舰松岛号 。二十一年元月十一日,定远舰因伤搁浅被迫充作“炮台” 。后因局势恶化,恐定远舰落入敌手,十六日丁汝昌下令,将定远舰炸散 。当夜,刘步蟾自杀,履行了“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 。刘步蟾是对中国早期海军的建立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将领 。英国人泰莱在甲午战争时任定远舰副管驾,因提议购置智利巡洋快船、谋职总教习、继任提督等,均因刘步蟾力阻未果 。泰莱大愤,晚年着在华回忆录时,说了很多对刘步蟾的不实之词,被一些历史学家收录,偏偏又被1962年拍摄的《甲午风云》电影所採用 。于是相隔不到70年,爱国将领刘步蟾在电影中变成了卖国贼 。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1919年“五四”运动,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文化的新纪元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白话文一夜春风,“之乎者也”溜之大吉,大众文学勃然兴起,文言文被扬弃,众多典故也随之沉寂 。只余小部分典故在成语和诗歌中活着,还有一些则零散地存在于教课书的文言文课文当中,可以说鲜活着的只是中华典故的沧海一粟 。旧文化被新文化替代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其中的精华必然被新文化所吸收,然而革命如疾风骤雨迅雷不及掩耳,一百年来“先器识而后文艺”,确实没有大段的社会时间挖掘这块宝藏 。我们今天以中华文化传承图谱的形式所能再现的典故,仍然是典故大海里的一滴水,汇细流以成大海,如果器物能成为典故的图谱载体,则更加有利于典故的复甦和传播 。本书儘可能地在历史籍册中发掘典故的渊源,记入籍册的虽然未必真实,但较之流散于口头的,要有谱得多 。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用图谱类图书去伪存真地更正历史,所以以图为主,图注儘可能地去粗取精,儘量简练 。《籁松听竹》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完善着自身,演绎了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人类对美的追求的历程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书写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 。从盘古开天的传说,到夏朝中国进入王朝更替的历史,5000多年,中国社会沧桑变化,中华文化绵延流传 。我们作为华夏子孙,应该了解我们的文明文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