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街道


东城街街道

文章插图
东城街街道东城街街道是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所辖的一个乡级行政分治单位,位于高平市区东部及东北部,面积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27018人(2010年),辖8个社区、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长平东街 。
【东城街街道】地势东高西低,丹河流经境内,为高平市区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 。地处高平市区繁华地段和城乡结合部,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着名景点有七佛山、玉皇庙、店上遗址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东城街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140581002
所属政区: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面积:15.87平方公里
总人口:27018人(2010年)
下辖村居:8个社区、9个行政村
办事处驻地:长平东街
风景名胜:七佛山、玉皇庙、店上遗址等
建置沿革1961年,高平县与晋城县分县,属高平县城关人民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属城关镇 。1994年4月,撤销城关镇,将其行政区域分设为高平市东城街街道、南城街街道、北城街街道3个街道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东城街街道位于高平市区东部及东北部,以方位命名 。西、北与北城街街道毗邻,南与南城街街道相连,东与米山镇、三甲镇接壤 。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5.5公里,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 。办事处驻长平东街,位于市区东部 。地形地貌辖区内西有丹河自北而南流经全境,东为七佛山,中有小东仓河流经,地貌特徵由西到东逐步由河谷平川向丘陵山区过渡 。地势东高两低,西部丹河河谷最低,海拔834米;东部七佛山地势最高,海拔1220米 。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七佛山生态园区2006年被命名为山西省省级森林公园,是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自然资源土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93亩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砖瓦黏土、建筑沙等 。水资源除河川径流外,以地下水资源为主,能满足饮用和工农业用水 。气候东城街街道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燥多风,夏季多雨,秋凉气爽,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0.3℃,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18℃ 。年平均降雨量58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 。无霜期192天 。交通建设路、丹河路、神农路、207国道(世纪大道)、长晋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长平街、友谊街、泫氏街、康乐街横穿东西 。高平汽车站位于长平街与世纪大道交叉处,村村通油路(水泥路),交通十分便利 。行政区划2010年,东城街街道辖城东、凤和、小北庄、育红、丹峰、北阳、平阳、凤阳、晋阳、怡阳、丹华11个社区,段庄、张家坡、店上、南李、秦庄岭、东山、果则沟、龙王沟、北沟9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49个村(居)民小组 。2015年,东城街街道辖8个社区、9个行政村:城东社区、育红社区、小北庄社区、平阳社区、凤和社区、凤阳社区、丹峰社区、北阳社区、南李村、店上村、段庄村、张家坡村、秦庄村、东山村、沟北村、果则沟村、龙王沟村 。人口2010年,东城街街道总人口27018人,其中农业人口22055人 。经济综述东城街街道地处高平市区繁华地段和城乡结合部,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 。2001年,达到宽裕型小康标準 。2010年,东城街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22元,分别为1994年1.4亿元、1640元的6倍和4.4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2014年,东城街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5.38万元 。农业东城街街道处于河谷地带,耕地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灌溉,适宜蔬菜和农作物种植,为高平市区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店上村被誉为“蔬菜专业村”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小麦、穀子等 。2010年,街道粮食总产量2688吨,蔬菜总产量14600吨,出栏商品猪1 2万头,禽蛋产量1710吨 。店上村建成高平市第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4年,粮食总产量485.3吨,蔬菜总产量1.25万吨,果品产量212吨,出栏商品猪1.96万头 。工商业居民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者居多,民营经济发达,辖区内有民营工商企业545个 。2010年,街道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亿余元,营业收入11.5亿元 。辖区有山西吉利迩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高平市化工有限公司、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及天脊中化高平化工有限公司、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公司等;有东方大厦、世纪大厦、青龙大厦、九龙大酒店、百货大楼、物美购物中心等规模较大商贸服务设施;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平支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平支行、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平支公司等金融保险服务机构 。2014年,东城街街道完成工商税收2966万元,其中国税1125万元,地税1841万元;民营经济总产值18.2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4.5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重点项目落地投资额3.61亿元,开工投资额3.26亿元,建设投资额7.75亿元,投产投资额6300万元 。社会事业教育 辖区内教育教学设施集中,高平市教育局及高平一中、高平中专、特立中学、高平五中均驻于境内,并有红旗国小等学校10所 。医疗卫生 东城街街道有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各村、社区有卫生所及社区服务站以及正康大药房等医药服务机构 。文化体育 境内有高平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新建的高平市体育中心位于城东社区,占地面积51826平方米,于2008年竣工 。体育场包括8000个坐席、400米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足球场等体育竞赛设施,并建有健身广场和地下停车库 。宗教 辖区七佛山上的七佛寺为佛教活动场所 。2006年8月12日,七佛寺举行开光大典暨水陆大法会,吸引上万人参加,是晋东南地区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果则沟村有50%以上的人信奉天主教,村中天主教堂已逾百年,高平市及陵川县的天主教徒定期到果则沟教堂举行礼拜活动 。文物古蹟店上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店上村南裤裆地,是高平市发现的3个古人类遗址之一 。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表明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八路军344旅旅部旧址位于辖区凤和村的公家院 。1938年5月9日,八路军115师344旅在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率领下进驻高平抗日 。旅部设在公家院 。9月,旅部召开党代会,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此外,辖区内现存的小北庄社区的三嵕庙、吕祖坛和秦庄岭村的古建玉皇庙,是晋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居简介社区城东社区 地处市区东部繁华地段 。总面积2.3平方公里 。1994年9月10日由城东村改设 。2010年,辖8个居民小组,共3222户,7922人 。其中农户877户,农业人口2557人 。社区自建有东方大厦等商业设施,建有万头养猪场等企业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 。1999年被授予“宽裕型小康村”称号 。2007年被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 。凤和社区 位于市区北部 。原名城北村 。1945年12月,为纪念抗日英烈祁凤山、吴子和,更名凤和村,并立有纪念碑 。1999年8月24日,由凤和村改设为社区 。1999年被授予“宽裕型小康村”称号,2010年,辖6个居民小组,共915户,4505人:其中农户469户,农业人口1386人 。耕地1119亩,粮食总产量46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6元 。该社区公家院为八路军344旅旅部旧址 。民间耍乐“九莲灯”闻名远近,曾获山西省人民政府奖 。小北庄社区 位于市区东部 。1999年8月24目,由小北庄村改设 。因位于南赵庄村北,村庄较小,故名小北庄 。2010年,辖1个居民小组,共627户,1658人 。其中农户140户,农业人口358人:农村经济总收入358万元 。人均纯收入7528元 。2000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 。区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嵕庙、吕祖坛 。育红社区 原属城东村管辖 。1994年9月设立 。因地处育红街,故名 。2010年,有居民499户,1435人,社区内驻有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10多个 。丹峰社区 位于市区东北部 。1999年8月24日设立 。原为高平化工有限公司住宅区 。因高平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丹峰”而得名 。2010年,辖3个居民小组,共93户,241人 。北阳社区 位于市区东北部,原为高平红旗造纸厂家属区 。1994年9月10日设立造纸厂家属区居委会,1999年8月24日易名为北阳居委会 。2005年7月改称北阳社区 。因地处凤阳社区北部故名北阳 。2010年,辖6个居民小组,共117户,358人 。平阳社区 位于市区东北部友谊东街与神农路交叉口,原为高平化肥厂家属居住区 。1994年9月10日设立化肥厂家属区居委会,1999年8月24日易名为平阳居委会 。2005年改称平阳社区 。因地处高平市区朝阳路(今神农路),故名平阳 。2010年,有居民285户,915人 。凤阳社区 位于市区凤和桥北,原为高平丝织厂家属区 。1994年9月10日设立丝织厂家属区居委会,1999年8月24日易名为凤阳居委会 。2005年5月改称凤阳社区 。因居民以凤凰织品有限公司家属为主体,地处朝阳路(今神农路)边,故名凤阳 。2010年,有居民518户,1453人 。晋阳社区 位于市区神农路北端、北阳社区之西 。2009年12月设立 。因居民以晋丰化工有限公司职工为主,且地处朝阳路(今神农路)边,故名晋阳 。2010年,有居民105户,315人 。怡阳社区 位于市区长平街与世纪大道相交处西北 。2009年12月设立 。主要由天怡小区构成 。天怡小区由天脊集团筹资修建,居民以天脊集团公司职工为主.且地处朝阳路(今神农路)北,故名怡阳 。2010年,有居民185户,480人 。丹华社区 位于市区丹河路与康乐街相交处 。2009年12月设立 。主要由丹河花园、国税、金建都、盛唐4个小区构成 。因毗邻丹河,且位于丹河路东侧,人们习惯统称为丹河花园 。取丹河的“丹”及花园的“花”字谐音“华”为名,故名丹华 。2010年,有居民235户,705人 。行政村段庄村 位于市区东北城郊结合部 。相传,古时重门镇(店上村)二道阁镇守武将段总兵的坟建在村北,原先只有一家人在此看坟守墓,后人多并建立村庄,便取段姓得名段庄 。另传,段总兵就是段庄村人,以段姓建庄,故名段庄 。2010年,辖2个村民小组,共102户,383人 。有耕地291亩,粮食总产量130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11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1元 。2000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小康园林村 。张家坡村 位于市区东北城乡结合部 。因村子位于坡上,又分前坡和后坡,前坡叫张家坡,后坡叫邢家坡,均以姓氏命名,后将邢家坡并人张家坡 。2010年,辖2个村民小组,有170户,623人 。耕地635亩,粮食总产量250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9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 。2001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 。店上村 位于市区东北4公里处 。原名金门镇,因村子东边临河,西面靠岭,大道穿街而过 。街两端建有门阁,阁下为街口通道,阁上为了望之所,村周围又设有护墙,可谓“同若金汤”;又因离县城近,是县城北边的第一道大门,故取“金”、“门”二字为名 。因村子坐落在红土坡上,故名赤土坡 。又因这里系交通要道,店铺林立,改称店上 。2010年,辖8个村民小组,有居民922户,3297人 。耕地2533亩,粮食总产量811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1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77元 。该村为高平主要蔬菜基地之一,有“蔬菜专业村”之称 。2001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 。村南有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店上遗址) 。南李村 位于市区东北3.5公里处 。原名李村,因李姓人建村,故名 。1971年因村北有北李村,易名南李村 。2010年,辖6个村民小组,有420户,1505人 。耕地1199亩,粮食总产量450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1.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 。该村养老、妇幼工作突出,2001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 。秦庄岭村 位于市区东3公里处 。因秦姓人建庄,故名秦庄 。1983年6月,因重名改为秦庄岭 。2010年,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391户,1229人 。耕地332亩,粮食总产量150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27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 。该村的古建玉皇庙,为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村 位于市区东3.5公里处 。因地处秦庄岭之东的山坡上,故名东山 。2010年,辖2个村民小组,有201户,504人 。耕地67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 。紧邻七佛山生态公园,居民收入以旅游业为主 。果则沟村 位于市区东3.5公里处二因村位于山沟内,村民多以种植果树为主,故名果则沟 。2010年,辖2个村民小组.有160户,665人 。耕地518亩,粮食总产量24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9元 。2000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 。该村50%以上的人信奉天主教,村里的天主教堂已逾百年,教徒定期举行礼拜活动 。龙王沟村 位于市区东3.5公里处 。村东七佛山下有古建龙王庙,故名龙王沟 。2010年,辖1个村民小组,有居民61户,227人 。耕地174亩,粮食总产量78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1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2008年,开始实施整体搬迁,新址在张庄村北 。沟北村 位于市区东2.5公里处 。因地处秦庄沟村北的一个山沟里,故名沟北 。全村设2个村民小组,有92户,346人 。耕地229亩,粮食总产量105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