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文章插图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託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开採与加工领域的学科平台与技术优势,组建一支在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建设领域专门从事成果转化与工程技术开发的专业队伍与机构,主要从事清洁煤炭成套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煤矿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的技术研发与服务,重点解决我国清洁煤炭生产、煤矿固体废物处理和矿区生态恢複方面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旨在形成集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化实施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开发与服务实体 。聘中国矿业大学汪云甲教授为中心主任、张铁岗院士为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
基本介绍中文名: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创办时间:2006年6月27日
类别: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主要奖项:(1)清洁煤炭生产(2)煤矿固体废物处理(3)矿区生态恢复
依託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科研团队: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工35人
两院院士:陈清如院士、张铁岗院士
中心目标:注重行业特色、国内外一流
研究中心-依託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是200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依託中国矿业大学建设的省部级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支撑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中国矿业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及“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山信息学与沉陷控制工程” 等博士点学科为依託,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研究中心-平台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包括中心办公室,矿山土地生态修复、矿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修复、矿山开採沉陷与控制、矿山生态修覆信息技术支持等4个研究所,矿山土地沉陷与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修复2箇中心实验室,徐州、兖州、平顶山、潞安、神东、皖北等试验示範基地及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等机构 。研究中心-团队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正式员工6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5人,客座流动人员29人,由国家洁净煤技术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专家组成员、着名选矿工程专家陈清如院士任名誉主任,聘中国矿业大学汪云甲教授为中心主任、张铁岗院士为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中心-设备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高精度GPS、遥感信息提取与影像分析系统、数字摄影测量採集仪、陀螺全站仪、TC2003A测量机器人、三维雷射扫瞄器、原子吸收仪、微生物培养装置、携带型挥发性有机物测定仪等2万以上的实验设备110件,总价值为1470万元。研究中心-任务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立足煤矿,兼顾其他类型矿山,建立矿山生态修复的理论、技术、方法、标準体系,研发与集成不同类型的修复技术,建立工程示範区,使本中心成为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基地,高层次矿山修复人才培育基地、成功产业化基地,以全面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矿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中心-领域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清洁煤炭成套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包括高硫煤脱硫与煤炭调质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煤炭深度降灰与洁净煤製备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煤炭乾法分选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等)和“煤矿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包括煤矿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煤矿(选煤厂)废水净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技术开发与工程实施等)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形成了集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工程化实施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开发与服务实体 。研究中心-影响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在煤炭开採与加工领域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研发机构,该工程研究中心依託于中国矿业大学进行建设,矿业大学在煤炭开採与加工领域的学科平台与技术优势,组建一支在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建设领域专门从事成果转化与工程技术开发的专业队伍与机构,重点解决我国清洁煤炭生产、煤矿固体废物处理和矿区生态恢複方面的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