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斯蒂尔病

成人斯蒂尔病【成人斯蒂尔病】斯蒂尔病本是指系统型起病的幼年型关节炎,但相似的疾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称为成人斯蒂尔病(AOSD) 。曾用名“变应性亚败血症” 。临床特徵为发热、关节痛和/或关节炎、皮疹、肌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血小板增多,严重者伴系统损害 。由于无特异诊断标準,常常需排除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后才考虑其诊断 。本病男女患病率相近,散布世界各地,无地域差异 。好发年龄在16~35岁,高龄发病亦可见到 。
基本介绍别称:成人still病,变应性亚败血症
英文名称:adultonsetStill’sdisease,AOSD
就诊科室:免疫科
多发群体:16~35岁
常见症状:发热,皮疹,关节、肌肉症状,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心脏损害,肺、胸膜病变,腹痛,神经系统病变等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 。1.感染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部分患者血清中发现抗肠耶耳森菌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及抗腮腺炎病毒抗体,还有部分患者血清存在葡萄球菌A免疫複合物,故有人认为成人斯蒂尔病的发病与感染有一定关係 。2.遗传成人斯蒂尔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中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有关,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但上述HLA阳性位点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药物的作用均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3.免疫异常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可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複杂多样,常有多系统受累 。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其次为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及浆膜炎等 。1.发热发热为本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几乎见于所有的患者 。通常是突然高热,一天1个高峰,偶尔一天2个高峰 。以高热为主,体温多超过39℃,一般在午后或傍晚时达到高峰 。也有患者开始为中低热在2~4周后出现高热,部分患者体温不规则,全天任何时候都可出现高热 。高热型以弛张热多见,其他有不规则热和稽留热等 。约半数患者发热前出现畏寒,但寒战少见 。热程可持续数天至数年,反覆发作 。发热时皮疹、咽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症状加重,热退后皮疹可隐退,上述症状可减轻 。多数患者虽然长期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2.皮疹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现,85%以上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一过性皮疹,其表现为瀰漫性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有时有轻度瘙痒感一般分布于颈部、躯干和四肢伸侧,皮疹形态多变有的患者还可呈荨麻疹、结节性红斑或出血点 。皮疹出现时间无规律性,多随傍晚发热时出现,并随清晨热退后而消失,即昼隐夜现之特点 。呈一过性,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少数可遗有大片色素沉着 。3.关节和肌肉症状关节痛和关节炎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但可以很轻,以致容易被忽略一般起病较为隐匿,多为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和压痛 。部分患者在发热多天或数月后才出现关节表现 。大多数患者不遗留关节畸形 。少数多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受累者亦可发生慢性关节损害,4.咽痛见于50%的患者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有时存在于整个病程中 。发热时咽痛出现或加重,热退后缓解 。咽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咽拭子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对这种咽痛无效 。5.淋巴结肿大本病早期往往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腋下及腹股沟处显着呈对称性分布,质软有轻压痛,无粘连及大小不一 。部分患者出现肺门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造成腹部非固定性疼痛肠系膜淋巴结坏死,可造成剧烈腹痛 。体温正常后肿大的淋巴结缩小或消失 。6.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肝脏肿大一般为轻、中度肿大,质软 。约3/4的患者有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部分患者有黄疸,但硷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转肽酶肌酸磷酸激酶一般正常 。症状缓解后,肝脏可恢复正常 。少数患者出现酶胆分离现象,亚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肝功能衰竭,以致死亡 。脾脏轻至中度肿大,质软,边缘光滑,疾病缓解后可恢复正常 。7.心脏损害本病的心脏损害表现心包病变多见,其次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少见 。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心包炎一般起病隐匿,仔细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超声心动图可见积液罕见心包填塞 。部分患者出现心包缩窄 。心肌病变一般不影响心脏功能 。8.肺和胸膜病变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损害表现为浸润性炎症、肺不张、肺出血间质性肺炎及澱粉样变,或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徵 。胸膜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和胸膜肥厚等 。痰培养及胸腔积液培养阴性 。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套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出现肺部细菌感染或结核感染等 。9.腹痛约1/4的患者出现腹痛或全腹不适、噁心、呕吐和腹泻等 。腹痛往往由肠系膜淋巴结炎、机械性肠梗阻或腹膜炎所致,少数患者因剧烈腹痛被误为外科急腹症而行剖腹探查术 。10.神经系统病变本病神经系统病变少见,可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出现脑膜刺激征及脑病,包括头痛呕吐、癫痫、脑膜脑炎、颅内高压等 。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偶有蛋白含量轻度升高,脑脊液培养阴性 。11.其他表现肾脏损害较少见,一般为轻度蛋白尿,以发热时明显 。少数患者可发生噬血综合徵 。检查1.实验室检查本病突出表现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4×10/L~20×10/L之间,也有报告高达50×10/L,呈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分类一般在0.9以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而嗜酸性细胞不消失 。半数以上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达300×10/L以上 。血沉明显增快,C-反应蛋白轻或中度升高 。血清铁蛋白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可超过正常水平10倍以上并与疾病活动相平行在合併肌炎时肌酸磷酸肌酶和乳酸脱氢酶等升高 。骨髓象常为感染性特点,粒系统增生活跃,核左移,胞质内有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 。骨髓细菌培养阴性 。2.X线表现本病的X线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早期可见软组织肿胀和关节附近骨质疏鬆反覆或持续存在的关节炎则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及骨糜烂 。诊断诊断要点:本病无特异性诊断方法,国内外曾制定了许多诊断或分类标準,但至今仍未有公认的统一标準 。推荐套用较多的美国Cush标準:Cush标準:必备条件:发热≥39℃;关节痛或关节炎;类风湿因子<1:80;抗核抗体<1:100;另需具备下列任何两项;血白细胞≥15×109/L;皮疹; 胸膜炎或心包炎;肝大或脾大或淋巴结肿大 。须强调指出的是成人斯蒂尔病是排除性诊断,至今仍无特定的统一诊断标準,即使在确诊后,仍要在治疗、随访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鉴别诊断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B肝病毒、风疹、微小病毒、可萨奇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球菌菌血症、淋球菌菌血症及其他细菌引起的菌血症或败血症、结核病、莱姆病、梅毒和风湿热等 。2.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3.其他结缔组织病 。4.其他疾病血清病、结节病、原发性肉芽肿性肝炎、克罗恩病,药物过敏 。治疗1.非甾类抗炎药急性发热炎症期可首先使用非甾类抗炎药,一般需用较大剂量,病情缓解后应继续使用1~3个月,再逐渐减量 。有胃肠疾病的病人应优先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单用非甾类抗炎药不起效,症状控制不好,或减量复发者,或有系统性损害、病情较重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 。常用泼尼松 。待症状控制、病情稳定1个月以后可逐渐减量,以最小有效量维持 。对重症者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用激素后仍不能控制发热或激素减量即复发者;或关节炎表现明显者应儘早加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病情较轻者的慢性系统性病变,如发热、乏力、皮疹、浆膜炎等可用羟氯喹 。关节病变明显者首选甲氨蝶呤 。还可根据病情在甲氨蝶呤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如病人对甲氨蝶呤不能耐受可换用来氟米特,在使用来氟米特基础上也可与其他抗风湿药联合 。对较顽固病例可考虑使用环磷醯胺、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 。当转入慢性期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时,可参照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与抗风湿药联合用药 。在多种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时也可甲氨蝶呤+环磷醯胺 。4.其他药物抗肿瘤坏死因子-国外已有套用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尚有争议 。预后患者病情、病程呈多样性 。少部分患者一次发作缓解后不再发作,多数患者缓解后易反覆发作 。40%~50%患者有自限倾向,也有慢性持续活动的类型,无皮疹、HLA-B35阳性者病情较轻 。20%发生慢性关节炎,出现软骨和骨质破坏 。死亡原因多种多样,主要由于继发感染、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肝功能衰竭等多脏器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