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派 净土宗( 二 )


佛教宗派 净土宗

文章插图
净土宗(极乐世界图)一般所谓净土 , 主要是指弥勒净土、弥陀净土 。弥勒净土的信仰 , 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 , 他着有《净土论》六卷 , 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 , 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 。但自此以后 , 由于修者少 , 弘扬者更少 , 渐形衰微 , 代之而起的是弥陀信仰的兴隆 , 弥陀净土便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 。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 , 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 , 他在庐山结白莲社 , 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 , 以期能往生见佛 , 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 , 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宣武帝时 , 菩提流支译出世亲的《往生论》 , 昙鸾为之注解 , 着《往生论注》一书 , 书中採用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易行品)的说法 , 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 , 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 , 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 , 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 , 始阐扬净土立教的本义 , 并强调藉着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 。到唐代 , 道绰、善导等大师继承昙鸾的教旨 , 极力强调佛的本愿力 , 主张往生净土就是相应于末法时代的信仰 。道绰着有《安乐集》一书 , 论破诸师的谬解 , 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 , 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 , 创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 。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 , 楷定古今各家的谬见 , 确立净土的教义、教相 , 并厘定修行上的正行、杂行之别 , 奠定了净土教义独立系统的基础 。其后 , 有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 , 针对各宗对往生净土的质疑 , 一一阐论 。睦州的少康 , 也大力弘扬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 。自昙鸾至少康 , 被称为的“震旦五祖” 。当时在长安等地 , 诸师也撰写了不少解释《阿弥陀经》、《观经》等注疏 。在这个时期 , 净土经典的研究达于高峰 。唐代开元初年 , 慧日大师自印度归国 , 看到当时禅家把净土信仰视为引导一般愚民的方便教说 , 便激烈反对 , 而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 , 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 , 而以一切修行都回归于往生净土的旨趣 。承远、法照、飞锡等人绍继他的主张 , 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 , 极力排斥禅僧的空腹高心 。于是 , 我国净土宗在唐代 , 可分为三种教系 , 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当时 , 在禅门中有认同慧日一派的 , 如六祖门下的南阳慧忠提倡解行兼修 。到后周法眼文益的嫡孙永明延寿 , 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 。元代以后 , 禅净双修的风气更加盛行 , 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人都归心于西方净土 。到明代 , 楚山绍琦、云栖袾宏、憨山德清等人 , 相继倡导禅净合一 , 尤其以云栖袾宏精进修持念佛三昧 , 更是着称于世 。他除了注解《阿弥陀经》外 , 还着书立论 , 大力弘扬禅净一致之旨 , 对当时教界影响很大 。天台一门也有很多信仰净土的高僧大德 , 如宋代四明知礼 , 他所撰的《观经疏妙宗钞》 , 就是主张台净融和的论着 , 为历来的天台宗僧所重视 。明代的灵峰智旭提倡三学一源论 , 认为禅、教、律三学的归趣就在净土法门 。到了清代 , 不少在家居士也提倡净土信仰 , 如彭绍升、彭希涑父子 , 编《净土圣贤录》 。康熙、乾隆年间 , 实贤法师在杭州结莲社 , 教化远近 , 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 。民国以后 , 除了杨仁山的大力提倡 , 印光大师也主张净土法门为佛陀出世的本怀 , 致力于社会救济事业 , 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 。今日台湾佛教 , 不论禅寺、律寺 , 乃至显教、密教 , 都普遍藉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 。这是由于称名念佛简单易行 , 因此能普及于一般社会大众 , 形成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 。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 , 相继成立 , 呈现了佛教各宗并容 , 多彩多姿的面貌 。净土思想主要依据的是“三经一论” , “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是指佛陀入灭后八、九百年左右 , 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 。历来的净土宗祖师大多依据“三经一论”以及马鸣、龙树等诸论师赞述“三经”的要义来弘传此宗 。净土宗净土宗三大经典之中 , 《阿弥陀经》描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种种庄严的事相 , 并说明发愿往生的意义及方便 , 讚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 。这部经的经文较短 , 很容易诵读 , 被奉为净土宗修行者必诵之经 。《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 , 以致果地圆满成佛 , 庄严国土 , 摄受十方念佛众生 , 并说明三辈往生的条件 。《观无量寿经》旨在说明想要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的众生所必修的净业正因 , 并以十六观法谛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及极乐净土相 , 又解释九品往生的因果 。至于《往生论》 , 则说明修习“五念门” , 可得种种成就 , 令众生得以往生安乐国土 , 面见阿弥陀佛 。本宗的宗旨 , 是以修净土者的“心行”为“内因” , 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 , 内外相应 , 往生极乐净土 。因此 , 修持净土法门必须先发菩提心 , 也就是企求无上佛道的愿心;其次是发厌离心、欣求心 , 就是厌离这个众苦煎迫的秽土而欣求清净庄严的佛土之心;再来是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一、至诚心 , 是真实为了脱生死而求生彼国 , 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 。二、深心 , 对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 , 抱着毫不怀疑的信心 , 专心一念地称念佛号 , 藉由佛力加持而往生极乐 。三、回向发愿心 , 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资粮 , 全部发愿回嚮往生西方;再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 愿所有有情众生也都往生极乐净土 。历史沿革佛经翻译公元前后的古印度 , 正是口颂佛经书面化的时代 。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 , 是以皇室官方组织 , 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 。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 , 随后数百年间 , 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 , 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 。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 , 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 , 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 。此时的东土 , 各大宗派纷纷成熟 , 高僧辈出 , 证者无数 , 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 , 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 。随着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在印度的兴盛 , 佛教的没落 , 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 , 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 。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 。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比较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