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婚广告历史变迁:章太炎是中国最早征婚者之一

1.17世纪末英国出现第一则征婚广告
征婚广告 , 是指“征婚者将自己和对所征配偶的信息发布在诸如报刊、电台等公共媒介或公园、市场等公共场所上的广告方式” 。
征婚自古就有 。而把征婚启事登载在杂志、报刊等公共出版物上 , 要首推17世纪末的英国 。
1695年7月 , 伦敦财经双周刊《家政与经商》杂志上 , 在阿拉伯种马出售和鞋匠学徒招聘的广告中间 , 夹着一段四句话的广告:“某男 , 30岁 , 家产富足 , 希望寻找一位家产不低于3000英镑的年轻女士 。”这则广告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则报刊征婚广告的诞生 。顺便说一句 , 当时拥有3000英镑家产 , 绝对算是富裕家庭了 。
历史上首例征婚启事 , 结局到底如何已无从考证 。但出版商们却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那是一个商业和广告业蓬勃发展的年代 。截至1710年 , 在英格兰注册的53家报纸中 , 每家都登了征婚广告 。刊登一则广告的费用高达三先令 , 是一个女仆两个星期的工资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刊登广告的人都是中产阶级 。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 征婚是近代末期自我商品化之后出现的 。第一个征婚广告说白了就是在“婚配”的题目之下 , 一个男人就财产和一个女人讨价还价 。
征婚广告从诞生之日起 , 就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 。而在这个过程中 , 传统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1727年 , 一位名叫海伦·莫莉逊的英国妇女 , 在《曼彻斯特刊》上登了征婚广告 , 声称要找一个如意郎君 , 并提出三个条件:诚实勇敢;多才多艺;体贴女性 。可是 , 这位勇敢的女性第二天就被警方拘留了 , 原来那时在报刊公开征婚触犯了英国当时的法律 。舆论哗然之下 , 市长把她送进了疯人院 。
1820年左右 , 英国人忽然间对家庭名誉前所未有地关注起来 , 这让中产阶级女性有几十年时间都不再刊登征婚广告 。同时 , 男人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 随着照相术的发明 , 征婚启事开始要照片了 。
西班牙大流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 男性的人数急剧减少 , 到1921年 , 英国的女性比男性多出170万 , 传统随即打破:女性发布的广告第一次超过了男性 。1915年一份征婚广告上写道:女士 , 未婚夫身亡 , 乐于嫁给完全失明或者在战争中致残的军官 。
20世纪50年代 , 美国首次把婚恋节目搬上了荧屏 , 各国的电视人对婚恋节目进行过不同的探索 , 演绎出不同的节目形态 。现在世界各国婚恋节目的形态多达数百种 , 抢占了征婚广告的风头 。
2.章太炎是中国最早的征婚者之一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中的代表, 中国最早出现的征婚广告就刊载在《大公报》上 , 之后包括其他媒体都相继有这类广告 。
中国媒体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刊登在1902年6月26日的《大公报》上 , 内容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 , 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 , 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 , 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 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如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 , 又有完全自主权者 , 勿论满汉新旧 , 贫富贵贱 , 长幼妍媸 , 均可 。请即邮寄亲笔复函 , 若在外埠能附寄大箸或玉照 , 更妙 。信面写AAA , 托天津《大公报》馆或青年会两处代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