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太子疑案:到底真实的太子死于何人之手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军队直逼紫禁城,形势万分危急,皇宫内一片混乱 。陷于绝境的思宗,令太子、定王、永王出逃,以期来日再兴复明朝 。从此,这几位皇子逃往何处,是死是活,成为当时一大疑案 。稍后,在南明和清初又接连发生了几起“伪太子案”,使得此案愈发变得扑朔迷离 。
太子下落的传闻真伪难辨
思宗共有七个儿子,到甲申之变时,太子十六岁、皇三子定王十二岁、皇四子永王十岁,其他皇子都已早逝 。遵照思宗的旨意,太子、定王、永王分别前去投奔成国公、嘉定侯、田皇亲:由于时间仓促,太子来不及到成国公府,隐藏于民间 。永王、定王则一起到了嘉定侯府 。
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下令搜寻皇太子及二王 。二十日清晨,思宗的岳父嘉定侯周奎把永、定二王交出 。据说,太子也被李自成的军队搜获,并且太子与李自成之间还有一段对话 。太子挺立不屈,镇定自若,问李自成:“为何不杀了我?”李自成说:“你无罪,我岂能妄杀!”太子道:“既然如此,那么请听我言:一,不可扰我祖宗陵寝;二,速葬我父皇母后;三,不可妄杀我百姓 。”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太子曾被封为宋王,定王、永王也随军前往 。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太子、定王、永王的下落谁都不清楚,或说曾被吴三桂夺去,或说定王已在城南遇害 。清军入京后,也未见到太子及二王 。明末清初诸多史料中也记载不一,甚至在《明史》中,也只是记载:“贼挟太子西逃,不知所终 。”不得不承认有关太子下落的传闻实在是真伪难辨 。
思宗死后,太子及二王的下落,关系着明朝国祚的延续,成为明朝遗老遗少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南明、清政权都视为棘手的问题 。对于反清复明的志士来说,也不失为一面好的旗帜 。因此,稍后的北京、南京都曾出现过太子,民间也流传着太子出家为僧的故事,有关太子的真伪就成了明末清初的一个大议题 。
【崇祯太子疑案:到底真实的太子死于何人之手】
“烫手的山芋”:
多尔衮将北京“太子”杀害于狱中
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的一天夜里,一个貌似太子的男子,在常侍太监陪同下,来到嘉定侯周奎府中 。周奎佯装不识,让他的侄子周铎喊长平公主前来相识 。长平公主一见,两人就抱头痛哭 。长平公主与太子均是周皇后所生,周奎为其外祖父 。甲申之变时,气急败坏的思宗亲手挥刀砍伤女儿长平公主后,公主便一直在周府中养伤 。长平公主为太子的亲姐姐,不可能认错,可见太子不是假冒的 。
于是,周奎举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 。礼毕后,周奎询问太子连日来的经历 。太子说:“城陷当天,我一个人藏在东厂门外 。一天夜里,又潜至东华门,投奔到一家豆腐店中 。店小二收留了我,让我换了衣服,在灶前烧火 。唯恐败露,待了五日,将我潜送至崇文门外的尼庵中,说我贫困无处可去,尼僧不曾怀疑,遂留我居住了半月 。常侍(太监)偶然来见尼僧,发现了我,觉得这也不是久留之地,于是将我带回,藏在密室,所以至今得以无恙 。听说公主在此,特前来相见 。”说罢,与公主哭别而去 。
几天后又来,公主送他一件锦袍,告诫他:“(你)每次前来,皇亲上下都以礼相待,外面肯定会生疑,今日出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 。”十九日,太子又来周府,周奎暂留他住下 。
二十二日,周奎与侄子周铎商量:太子不可久留,否则必将受牵连,不如让他逃走 。于是要求太子自称姓刘,扮成书生,否则就将他送往官府 。当晚,周奎便命家人把太子逐出门外 。太子一出去,就被京城巡逻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送交给刑部,草草审理后,断为假冒太子,押入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