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有哪些?中国民间濒临失传的六大传统工艺

1.在云南西双版纳 , 80岁的老人坎温正盘坐在墙角做油纸伞 , 他这一做就是数十年 。几年前 , 当媒体发现这位“傣族制伞传承人”时 , 村里还有4人做伞 。可是 , 待摄制组拍摄时 , 却已只剩下坎温老人一人了 。削伞骨、剖竹子、固定伞古、棉线定型......油纸伞的制作极其复杂 , 80岁的坎温一直专注于手上 , 每一步都做得极其认真 。
【民间工艺有哪些?中国民间濒临失传的六大传统工艺】然而当他固定伞骨架时 , 导演第一次哭了 。这个线整整断了8次 , 每断一次老人都会呆呆地楞神 , 然后又焦急地进入下一次 , 直到第八次才终于成功 。也许是前面崩的太紧 , 也许是棉线的质量不行 , 又或许是坎温老人真的老啦!导演说:“说起来也没什么好哭的 , 但是我就是每看一次就哭一次 。”最后离开时 , 摄制组买下了老人家中最后的5把油纸伞 。那时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 , 他把所有的伞都重新整理了一遍 。
视频上传到了B站 , 许多网友看到伞想要买 , 导演兴冲冲地统计了一下 , 一共有20多把 。只是当电话打过去的时候 , 电话那头说:“今年2月 , 坎温老人已经去世了 。”最后一共做油纸伞的人也不在了 , 这门手艺也随之消失了 。
2.大漆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了 , 一般来说 , 三千棵漆树 , 也只能采集到一公斤的生漆 。可谓是“百里千刀一斤漆” 。在传统手工艺中 , 漆艺可以说是最花费时间和耐心的一个了 。因为一件好的漆器作品 , 是需要非常多的时间来打磨并上漆风干的 。再加上大漆的使用还挺多 。家具、玄珠、摆件等 , 若是要用大漆工艺 , 那多年的艺术审美和构思的沉淀是必不可少的 。
传统的漆器大多瑰丽 , 如今很多大漆匠人对古法的大漆工艺进行传承创新 , 将大漆工艺品传统的庄严瑰丽的形象打破了 , 使得大漆工艺品更多的贴近现代生活 。很多大漆工艺制作的珠串和手镯着实好看 , 流光溢彩又古典雅致 。真是辛苦匠人们了 。
3.在贵州小黄村 , 真和养号两位老人正在造纸 。中国从唐代就开始使用距今已经1500年的宣纸 。他们中的许多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只是工业化像一共威力巨大的武器 , 所剩之处片甲不留 。这种供养了中国上千年的造纸术似乎再也难以留存下去了 。尽管她们纯手工 , 尽管一天也就做十几张 , 家里还是积压了几百张 。
当她们最后一次造纸 , 没想到恰巧被摄制组赶上了 。当导演组拍下造纸全过程 , 老人激动地说:“这次我们的照片和名字可以到北京去了!”只是从这一刻起 , 这门手艺也彻底从这个村子消失了!
4.竹编: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 。小时候妈妈奶奶买菜提的菜篮、筛苞米的筛子都是竹编技艺 。但是现在都用得少了 , 上街逛逛也见不着几个提竹篮子买菜的人 , 竹编成品就慢慢变成了工艺品 。一方面 , 手工匠人们制作传统的竹篮、竹盆 , 花样纹路多 , 而且用来装水不会漏 , 再也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另一方面 , 竹编也有小件成品 , 也是精美至极 , 为“瓷胎竹编” 。即用瓷器、漆器作为底胎 , 让竹丝依附其上 。成为一个“托儿” 。瓷胎竹编的要求也极高 , 一个竹编编下来 , 色泽宽度都要一样 , 所以这对竹子的挑选要求也很高 。一根精挑细选的竹子 , 可以用来制作竹丝的部分 , 也就只有不到五分之一 。所以就算是一百斤竹子 , 也只能抽丝八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