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明皇和杨贵妃是否真的恩爱?

导读:一骑红尘妃子笑 , 古代君王为了博得妃子一笑用尽了各种方法 。唐明皇就曾经让人快马加鞭运送新鲜的荔枝回来 , 只是因为杨玉环喜爱荔枝 。这看起来唐明皇与杨玉环很恩爱 ,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俩真如史书记载的这般恩爱吗?
《长恨歌》毕竟是诗 , 容量有限 , 情感发展过程得不到充分展示 。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是承前启后之作 , 暂时不去说它 。到了《长生殿》里 , 才算是精雕细刻 , 洪昇竭尽缱绻 , 将二人曲折而执著的爱 , 抒写得淋漓尽致 , 几乎到了完美无瑕的境界 。
网络配图

正是有了这几部大作 , 李杨之恋才被完全定下调来 , 此后凡是说二人“坏话”的作品 , 都很难被世人接受 。直到近年的肥皂剧里 , 为了提高收视率 , 李杨之恋依然不断受到讴歌 。
然而 , 不管写得多么感人 ,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 李杨之恋都只是“艺术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与它的关系 , 有点像股市上说的“借壳上市” , 只因白、洪等高手善于运作 , 包装得好 , 才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 跟庄资金源源不断涌来 。真实的李杨之恋中 , “不良资产”实在太多 , 没那么感人!
依情而论 , 李隆基完全应该划入薄情寡义类 。这样说他 , 绝不是冤枉好人!亲生儿子他在一天之中就杀了三个 , 毫不手软 。王皇后是他的“糟糠之妻” , 随他一起关过“牛棚” , 共过患难 , 他一登极就翻脸 , 要她“下课” 。王皇后曾向他哭泣说:“陛下 , 你难道就不念我父亲卖衣服换面条、给你做生之情意么?”李皇帝当时也为之动容 , 可是未过多久 , 依然将王皇后废了 。当时还有人写了一篇《翠羽帐赋》 , 讽刺李皇帝一阔脸就变 。这事在《新唐书·王皇后列传》中有记载 。
李隆基生性薄情 , 对杨玉环却大不相同 , “三千宠爱在一身”即使有点夸张 , 但也还是接近真实 。究其“爱”的原因 , 无非因为玉环有“难自弃”的“天生丽质” 。这倒不假 , 玉环之美可与西施、貂蝉、昭君并驾 , 合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她不仅美冠千秋 , 善解人意 , 而且“善歌舞 , 邃晓音律” 。若生在今世 , 要在选美大赛中脱颖而出 , 做个“环球小姐” , 混成影星歌星舞星 , 闹个名满天下 , 终日受到狗仔队的追捧 , 料想不成问题 。
网络配图

这样一个美眉站在面前 , 只要条件允许 , 是个男人多半都会动心 , 何况李隆基还是有名的风流皇帝 。帝王好色 , 就连一脸庄重的儒家弟子 , 都不曾认真计较 , 可见不是什么大毛病 , 再多说就显得不厚道了 。但是也不必着意美化 , 标榜什么“真挚的爱情” 。说得再好听 , 不过是“爱美之心 , 人皆有之” 。美色当前 , 如何不爱?这种爱 , 大抵属于权贵宠幸漂亮女人之类 , 谈不上多高的境界 。
李对杨 , 有爱 , 却有限得很 。据载 , 杨玉环晋封贵妃 , 是在天宝四年(745年) , 到天宝十五年(756年)“宛转蛾眉马前死”时 , 她也只是个贵妃 , 而不是皇后 。依唐代后宫制度 , 贵妃仅次于皇后 , 但这一“次”就大有讲究 。皇后是御妻 , 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 , 是天下女主 , 可与皇帝分庭抗礼(至少在形式上);贵妃是侍妾 , 是小老婆 , 在奴才面前是主子 , 在主子面前是奴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