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名为“金銮殿” , 是皇帝上朝的地方 。建于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 。最初 , 名为“奉天殿” ,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 。“皇极殿”一直到皇帝顺治帝时 , 顺治帝二年(1645年)初改名“太和殿” 。其实 , 这里并不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地方 , 只有巨型重大典礼的时候 , 才会使用 , 实际使用次数很少 。那么 , 皇帝在哪处理国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 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 , 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 ,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 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 , 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 , 改在保和殿举行 , “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
网络配图
明朝皇帝的御门听政
明朝的朝会制度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 , 完备于明成祖朱棣 。
有大朝会 , 也称正朝 , 在正旦 , 冬至 , 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举行 , 仪式极为隆重 , 仅低于皇帝登基仪式 。正朝在奉天殿(后改名皇极殿)举行 , 主要是朝贺 , 皇帝并不问政事 。又有常朝 , 分朔望朝和日朝 。
朔望朝 , 洪武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 。于慎行《制典》篇说:“本朝朔望御正殿 , 百官公服朝参 , 而不引见奏事 。”实际上仍是朝贺的性质 , 同样不处理政事 。与政事有关联的是日朝 。日朝在洪武时主要是指早朝 , 每日举行 , 初在华盖殿举行 , 后多在奉天门举行 。
永乐七年十月 , 早朝制度有所变化 。当时永乐皇帝巡狩北京 , 北京此时已是冬气严凝 , 繁琐的仪式 , 百官依次奏事 , 官员久立不堪 , 于是仪式与奏事分开 。简短的仪式后 , 大臣们到右顺门内便殿依次奏事 , 无事者则退还各自衙门办公 。这就是通常说的“御门听政” 。
明朝日朝制度还有两次大的变化 , 一是在宣德十年正月 , 当时明英宗即位 , 时年9岁 , 不可能整日上朝 , 于是停罢午朝 , 同时简化早朝奏事程序 。《寓圃杂记》卷一记:英宗以幼冲即位 , 三阁老杨荣等虑圣体易倦 , 因创权制 。每早朝 , 止许言事八件 , 前一日先以副封诣阁下 , 豫以各事处分陈上 。遇奏 , 止依所陈传旨而已 。此时上朝已无实际上的意义 , 只是一种象征 , 即表明皇帝依然是国家的主宰 , 皇权没有旁落 。景泰时虽然一度恢复午朝 , 但时辍时复 , 不成制度 , 以后午朝基本不复存在 。
二是在隆庆六年(1572)五月 , 当时明神宗即位 , 内阁张居正等人以“圣龄冲幼”为由 , 对早朝制度进行变动 , 减少早朝的次数 , 定为每逢三 , 六 , 九日上朝 , 也就是从每月每日上朝改为每月上朝九次 。
这一改动一直延续到明末 。
网络配图
清朝皇帝很少在故宫办公
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 , 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 。总的说来 , 不过是让皇帝知道一下而已 , 大权实际上都操在内阁大臣手中 。当时未成年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 , 早起还要上学 , 因此召见或者觐见 , 都安排在皇帝放学之后、午饭之前 。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为什么没有子嗣?
-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宠姬慎夫人是什么样的人
- 战争纪实小说排行,历史军事小说推荐
- 我的起源坐骑排行,历史上的人物坐骑排名
- 揭秘清朝督抚之间互相惹得掐架皇帝也犯愁
- 历史上真实的燕子李三:遍盗京城高官
- 揭秘宫廷点心为何让外国使臣觉得臭气熏天
- 慈禧的功与过她掌握清朝48年能力非一般能及
- 揭秘:雍正为何要杀自己的母亲?
- 西哥特王国:一段残酷的王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