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北伐失败原因:不想收复失地只为捞取政治资本

后赵灭亡,中原大乱,是东晋立国江东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复国良机 。然而,朝廷与桓温互相猜疑,殷浩、桓温北伐又相继失败,最终未能扭转偏安的局面 。这是读史者一直引以为憾的事情 。
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在石虎死后,北方乱事初起之时(参见第十八篇),后赵寿春守将降晋,大量北方士民南迁,依附晋朝 。桓温抓住时机,进屯安陆(今属湖北),准备进取 。朝廷却不愿让桓温立功,而让穆帝的外祖父、褚太后的父亲褚裒做征讨大都督,督师北伐 。结果代陂一战,北上接应鲁郡(治今山东曲阜)归附民众的王龛、李迈全军覆没 。褚裒就从彭城(今江苏徐州)退到广陵 。已经进据寿春的将领陈逵也吓得烧毁军需,毁城南逃 。渡黄河南迁的百姓二十多万人没有人接应,至此陷入绝境,差不多死光 。这次北伐也就此结束 。褚裒气愤,又自觉惭愧,不久便在京口(今镇江)病死 。此人是个名士,虽系外戚,倒并不想抓权,确有可取之处,但是让他去领兵打仗,就不免要误国了 。
永和六年(350年),即冉闵称帝那一年,北方更乱 。闰二月,朝廷任殷浩都督扬、豫、徐、充、青五州诸军事,准备北伐 。从这时起,到九年十月山桑(今安徽蒙城北)之败止,殷浩负经略北方的责任达三年八个月之久,结果是误了大局,也误了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 。
当时的北方形势,对晋既极有利,又极复杂,非真英雄真豪杰,是驾驭不了的 。氐蒲洪、羌姚弋仲都想割据称雄,同时又遣使降晋,目的无非是借晋自重:永和六年,符健(蒲洪子,洪改姓符)进关中,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 。他到了长安,还派使者到建康去献捷 。但他一旦立定了脚跟,就于七年(351年)正月自立秦国(前秦)了 。
永和七年,姚弋仲在后赵的残余势力被消灭后(指石祗被杀,见第十八篇),即派使者向晋投降 。晋朝给他六夷大都督的官名,封大单于、高陵郡公 。次年他死后,儿子姚襄先打算争关中,只因为被前秦兵打败,才又南下投东晋,到寿春去见晋将谢尚 。
此外后赵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守将周成、许昌守将张遇等也因后赵灭亡降晋 。这些地方,晋廷如能控制,才能真正为晋朝所有,否则说变就变,降将也会再叛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以为可以进兵许昌、洛阳了,即命谢尚、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 。不知谢尚怎么一来,就激怒了张遇 。他马上变卦,不让晋军进兵 。殷浩、谢尚拿他没有办法,停了好几个月不动 。姚襄到寿春后,谢尚和他合兵攻许昌,却被前秦的救兵打败 。这次北伐就搁浅了 。
王羲之对此非常担心,他劝会稽王昱和殷浩歇手 。他的意见似乎太保守,然而未尝没有道理 。他说的“军破于外,资竭于内”,是实际情况;他说当时是“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也符合实际情况 。荆、江等州在桓温控制之下,朝廷无法利用那边的人力、物力 。益州(蜀中)遥远,朝廷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他主张减轻赋役,与民休息,从长远来说,是培养国力的根本办法,可是即使不继续用兵,也是做不到的 。
殷浩不听他的劝告,硬着头皮干下去 。他要减少军事以外的开支,把太学生徒也遣散了 。其实多这一点财力,不会起多大作用,而停办太学,其负面影响却不可轻估 。殷浩非但不懂军事,其实也不懂政治 。
这年十月,由于前秦把张遇所部和陈、颖、许、洛的五万多户居民迁往关中,只留少数秦军驻防,谢尚总算收复了许昌 。这是东晋惟一的一点收获 。
永和九年(353年),由于前燕在上年取得邺和若于北方州郡,基本上形成了与晋、燕、秦鼎峙的形势(西北的前凉可以视为晋的方面军),其中晋的兵力最弱 。姚襄一军是有相当战斗力的,殷浩如果驾驭得了姚襄,实力对比上可以有利得多 。还有桓温也有相当实力,如果殷浩听王羲之的劝告,和桓温和衷共济,团结对外,东晋的形势也可以好得多 。可是,殷、桓两人各干各的,桓温还要等着看殷浩出洋相 。殷浩对姚襄是忽而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忽而要他出死力打仗,如此作为,不出大乱子才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