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几月几号啊 当时慈母念,今日尔应知( 二 )


母亲节是几月几号啊 当时慈母念,今日尔应知

文章插图
东晋 王羲之《舅母帖》
“后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最初释为“司母戊” 。腹内壁铸此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画起止多露锋芒,间用肥笔 。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司”读“祀”,“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庙号,鼎是文丁为祭祀母亲所铸;另一说为“司”意为“后”,表明墓主生前乃商王之“后” 。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形制、纹饰和铭文风格和商后母戊鼎一致 。史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 。商后母戊鼎则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 。这样反推,第一字不是“司”而是“后” 。这里的“后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后母” 。
母亲节是几月几号啊 当时慈母念,今日尔应知

文章插图
清 康涛《孟母断机教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文化中,有关“母”的成语,如再生父母、衣食父母、恩同父母、重生父母、母仪天下、母以子贵、贤妻良母、母慈子孝等,重视之意明显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四大贤母”的故事,其中孟母三迁、尽忠报国人尽皆知,画荻教子、截发延宾则较陌生,前者是欧阳修,后者是晋代陶侃的母亲 。影响最大的当属“孟母三迁”的故事,清代康涛据此典故绘就《孟母断机教子图》 。且看此画,孟母侧身站在织布机旁,左手指机,右手执刀,表情凝重,似在训教 。作者以楷书题述了《列女传》中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内容:“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这正是《孟母教子》篇 。画面右下方,孟子面朝母亲,躬身垂手,毕恭毕敬地站着,他专注的表情,蕴含着对母亲的恭顺与尊敬 。听后若有所思,经勤学苦读,终成一代亚圣 。题字为标准的馆阁,言其“馆阁”,乃严谨之貌,并无匠气 。就绘画技法而言,没有特别之处,质朴自然,线条运用纯熟,人物形象古朴、清秀,母子二人头巾上的青色和孟轲鞋上朱砂的运用,协调、自然无生涩之感 。织机结构勾勒的缜密细微,设色淡雅 。巧妙的构图,精道的用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以写实为主,内容大于形式,符合主题创作要求 。
母亲节是几月几号啊 当时慈母念,今日尔应知

文章插图
清 康涛《贤母图》首都博物馆藏
读康涛绘《贤母图》,不禁想到“岳母刺字”的典故 。儿子马上就要离家赴任,此时母亲不忘对他进行严肃训诫 。画家以非常高超的笔法将一位贤母教导儿子时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十分传神地刻画出母子离别时,母亲的伤感之态,立于一旁的儿媳对丈夫依依不舍之情,恭敬聆听母亲教诲的儿子的踟躇难离之意 。画面中心屏风上的字,正是母亲叮嘱儿子的内容——“临民听狱,以庄以公 。哀矜勿喜,孝慈则忠 。”人物构图呈斜线排列,,配景的案几、床榻、屏风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感 。画风严谨,设色清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最有名关于母亲的诗,无疑属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夜恐迟迟归” 。清钱慧安所绘《慈母图》的题款,正是这首诗的内容 。与其它《戏婴图》不同,从画面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普通人家的装置 。然母亲对于儿子的眷顾之情,跃然纸上 。母爱是无私的,不论贫富 。
王居正《纺车图》在元朝被赵孟頫购得,遂定此名 。此画描绘了这样一种生动的场景:春日里,大柳树下,两位妇女正在纺车前纺线,右边这位年轻妈妈右手不停转动纺车,左手则抱着一个刚长出一些头发的婴儿 。赵孟頫为此画题诗云:“田家作苦余,轧轧缲车鸣 。”如同诗中所说,古时的农家生活忙碌而艰辛,这位年轻妈妈既要把手中的活干好,又要哺乳怀抱中的孩子,忙得一刻不得闲,不知她身后那个拿小竿拴着青蛙玩耍的小男孩,此时此刻能否体会到母亲的艰辛不易?这,也正是天下所有母亲忙碌辛苦的真实写照!人物彼此间聚散处理自然,图中诸物刻画精工写实,尤其是人物衣纹处理,用的是“战笔描”,中锋行笔,线质细劲圆润、转折劲利,随着人物形体的变化而顿折曲转,从而准确地塑造出人物的形态和衣料的柔软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