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并非为琼花美女

隋炀帝动用民工一百余万人开辟了通济渠 。从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又从板渚引黄河水经过荥泽进入汴水,再从大梁以东引汴水进入泗水到淮河 。
隋炀帝又征发淮南的百姓十万余人向南开凿运河,即“邗沟”,从山阳(淮安)一直到长江 。由此连通了黄河与淮河(通济渠)、淮河与长江(邗沟)的航道,大运河初步形成 。
实际上,象开凿运河这么大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 。在隋炀帝之前,隋朝老皇帝隋文帝为征伐陈国的需要,于开皇七年,即公元587年,曾开挖连通淮河与长江的运河,当时是隋文帝杨坚为了平定江南,做战略准备 。据《隋书卷一 帝纪第一(高祖上)》:
“(开皇七年夏四月)庚戌,于扬州开山阳(今江苏淮安)渎,以通漕运 。”
就是说,公元589年,隋文帝从淮安到扬州开凿连通淮河至长江的运河 。
隋炀帝开挖运河的同时,又大造各种舟船 。据《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炀帝上)》:
“(三月)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mo 小船)、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
就是说,隋炀帝派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前往江南采伐大木,建造各种船只大小数万艘 。
我们看到在短短的一年二个月的时间里,隋炀帝营建洛阳,修筑长城,征发百余万民役开挖千里运河,又造各种船只数万艘,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 。
隋炀帝这一系列的决定,包括营建洛阳、开凿通济渠、大规模造船等都是在大业元年三月这一个月之内下达的,可见这是隋炀帝早就计划好的,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国家战略 。其目的一是稳定与控制江南,二是向西、向东开疆拓土 。所谓“西筑长城,东开运河”,并非是隋炀帝一时心血来潮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隋炀帝为何要下扬州,他三下扬州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一、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 。
隋炀帝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八月,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距他登基坐皇帝只有一年零二个月 。据《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炀帝上)》:
“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 。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李景为后军 。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蔑 。舳舻(zhu lu)相接,二百余里 。”
就是说,公元605年八月,隋炀帝第一次下扬州 。整个船队有前军,有后军,五品以上的官员乘的都是楼船,船队前后相连,绵延二百余里 。
隋炀帝的舟船前后相接,浩浩荡荡,绵延二百余里,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船队,又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灯火照耀江河陆地,骑兵在西岸护卫行进,旌旗蔽野,简直就是一座行走的城市 。队伍所经过的州县,五百里内都命令进献食物 。
如果仅仅是为了去一趟扬州,或者说是巡幸,完全没有必要搞这么大规模的船队,这样的规模已经不能用奢华来解释了 。实在讲这是隋炀帝有意为之,是一种实力的展示,或者说是在夸耀,他要告诉江南的那些贵族势力,你们不要再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
隋炀帝来到扬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扬州地区的百姓免除税赋 。当年隋炀帝在这里任父母官,现在做了皇帝,算是给当地百姓的一份福利 。据《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炀帝上)》:
“(大业元年)冬十月已丑,赦江淮以南 。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 。”
就是说,公元605年,十月,隋炀帝下诏,扬州免税赋五年,当年任扬州总管时所属地区免税赋三年 。
扬州是隋炀帝发迹的地方 。隋炀帝回到扬州看望故旧,大规模免除税赋,似乎也有汉刘邦当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味道 。然而隋炀帝回扬州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稳定人心,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