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并非为琼花美女( 四 )


李密的势头越来越盛,甚至连一些官军也都叛降李密 。据《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炀帝下)》:
“(大业十三年617夏四月)是月,光禄大夫裴仁基、淮扬太守赵佗等并以众叛归李密 。”
“(大业十三年617九月)是月,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叛归李密,与贼帅李文相攻陷黎阳仓 。”
就是说,公元617年,六月,光禄大夫裴仁基、淮扬太守赵佗等叛降李密 。九月,淮扬太守赵佗不仅叛降李密,而且还与李密手下一道攻陷国家粮库“黎阳仓” 。
李密的反叛对隋炀帝的打击是致命的,隋朝的天下随时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面对这种残局窘境,一种不安的情绪在隋炀帝的御林军“骁果”中蔓延,为了安定军心,隋炀帝做出决定,搜罗江都地区的女子配给自己的御林军 。据《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炀帝下)》:
“(大业十三年617)九月己丑,帝括江都人女寡妇,以陪从兵 。”
就是说,公元617年,九月,隋炀帝下令搜括扬州人家的女子、寡妇,让这些女子陪从士兵 。
大业十三年,即617年,十一月,唐公李渊攻入长安,不仅把隋炀帝的老巢给端掉了,而且还把隋炀帝给废了,扶持隋炀帝的一个孙子为帝,并改元 。据《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炀帝下)》:
“(大业十三年617)十一月丙辰,唐公入京师 。辛酉,遥尊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改元义宁 。上起宫丹阳,将逊于江左 。有乌鹊来巢幄帐,驱不能止 。”
就是说,公元617年,十一月,唐公李渊攻入隋都城长安 。几天后,废掉隋炀帝的天子,奉他为太上皇,立隋代王杨侑为皇帝,改元义宁 。隋炀帝出扬州,打算避居江左 。有乌鸦在其大帐上面筑巢,赶都赶不走 。
古人视乌鸦为不祥之物,这个时候,隋炀帝真是狼狈到极点,所谓“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隋炀帝似乎也接受了这种命运,看到大势已去,打算避居江左,另做它图 。但是,情况似乎并不妙,不仅天降凶兆,而且那些从北方过来的军人也不愿意跟他走 。据《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炀帝下)》:
“(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虎贲郎将司马德堪、元礼、监门直阁裴虔通,将作少监宇文智及,武勇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蒙景,内史舍人元敏,符玺朗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质,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朗唐奉义,医正张恺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 。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 。萧后令宫人撤床为棺以埋之 。”
就是说,公元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人煽动“骁果”作乱,闯入禁宫 。隋炀帝被弑杀,时年五十岁 。他老婆萧太后令宫人撤床为棺将隋炀帝埋葬 。
一个皇帝就这么死了 。隋炀帝也是一代英雄,虽然时间短了点,但是他代表了一个时代,就这么一下子,突然间一切都结束了 。这个后来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人物,竟然就这么死的无声无息,死的窝窝囊囊 。
综上所述,隋炀帝下扬州的动机就是要安抚、掌控江南的广大地域,为征伐高丽做准备,实现他“安民”、“兴教”的政治目的 。当然前两次是为此目的而去的,第三次不同,有避难的意思 。隋炀帝在位期间,虽然雄心很大,也做了不少事情,但是,感觉急了一点,虎头蛇尾,大略有余,雄才不足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为后来的李唐王朝留下了大量的政治遗产,也为唐王朝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
【隋炀帝凿运河下扬州并非为琼花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