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计算含劳务派遣吗 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人力资源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最宝贵的资源 , 是企业的物质生产与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 , 通过劳动生产率的管理 ,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 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对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 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
一、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和计算方法
(一)劳动生产率的表现形式
1、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
用这种形式来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 使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低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这种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叫直接法 , 计算出来的指标叫正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工时
2、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来表示
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 使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与工时的消耗成反比例关系 。这种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叫逆算法 , 计算出来的指标叫反指标 。用公式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工时÷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以上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现形式互为倒数 , 一正一反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劳动生产率 ,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 无实质上的差别 , 但各有其不同的作用 。
(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1、劳动生产率实物指标的计算:
劳动生产率=产品产量÷职工人数
2、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量指标的计算:
劳动生产率=产品的标准实物量÷职工人数
这种指标同上一个指标不同之处就是用标准实物产量代替了实物产量 , 如以10匹马力的机械为标准实物量 , 叫标准台;以7千大卡发热量的1吨煤为标准实物量 , 叫标准燃料 。
3、劳动生产率价值指标的计算:
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或净产值÷职工人数
4、劳动生产率定额工时指标的计算:
劳动生产率=完成产品产量所花费的总定额工时÷职工人数
二、劳动定额的测算
通过对劳动标准、定额、定员的测算 , 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发挥 , 对影响直接劳务成本的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
(一)劳动标准的制订
制订劳动标准是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程序 , 虽然正确地保持这种标准时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本降低 , 但这种标准中的计时十分重要 。
1、劳务标准
将劳务标准以及计时放到成本降低的最后阶段 , 是因为不管你的计划是如何有效 , 一般来说劳务成本是成本降低中最少的一个项目 , 并且在降低员工薪酬或者减员时 , 总会产生员工的不稳定 , 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成本降低的顺序应当是首先降低材料费用和期间费用 , 在其他成本降低方法选择之后 , 再考虑劳务成本的降低方法 , 同时要考虑技术改造和自动化生产 。但这并不是说 , 在成本降低循环中一定不考虑劳务成本的降低 , 企业年度预算中 , 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劳动定额的方法来降低劳务成本 。
制订劳务标准以及计时应当在一轮成本降低计划的最后阶段 , 如果制订劳务标准太早 , 是在其他的、更为基本的成本降低方法之前 , 那么会浪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费用 , 并且效果不很明显 。
劳务标准又称生产标准 ,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 往往被误解或忽视 。如果企业没有完善的劳务管理标准 , 你所在的企业劳务成本可能会超支一倍 , 也就是说企业支付了8小时的工资 , 得到的是一天不足4小时的工作量 。当然 , 由于缺少劳务标准而造成浪费的确切金额很难统计 。但作为一条经验法则 , 非常规工作的效率水平要比常规工作的效率水平低 。比如说建筑工人的效率要比工厂生产线中的工人效率低一些 。但不管工作形式如何 , 必须确信 , 通过执行专门的劳务标准 , 能够实现劳务成本的降低 。
2、劳务标准的测定方法
劳务标准或生产标准可定义为产生所需质量产品或服务所要求的时间 , 在具体制定中 , 通常是由工作测定和经验估计来完成的 。经验估计的劳务标准只是一种有根据的估计 , 是根据一定的经验 , 估计出特定时间内一台机器、一项作业或一个操作者完成的生产量 。采用经验估计标准 , 过量劳务成本仍可平均达到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