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哲理的古诗有哪些 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蕴涵哲理的古诗

1.名句: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论诗十绝(十首选一)
南宋·戴复古
其三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
【题解】
戴复古,南宋诗人,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作诗贵在从自我出发,独抒胸臆,以个人真实的情感为主,反对抄袭和仿效 。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是本诗的哲理名言,言简意赅,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理想的追求,也是诗人论诗的主张 。蹈袭前人的脚步,追随旧作的痕迹是不可能产生超越原作的伟大作品的,创新才是文章真正应该遵循的不二法门 。
“自我胸中出”(创新)和“随人脚后行”(仿效)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 。作者强调“自我”并不是为了否定后者,他所关注的是文学创作中要展示出作者的个性与特点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不但可以指导文学创作,也可以运用在人类一切发明创造上,特别是学术研究上,学术贵在创新 。5
【名句】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
2.名句: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道诗
南宋·无名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a踏遍陇头云 。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题解】
这首诗以通俗形象的语言阐释了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揭示了如何修行以获得真理的道理,是一首包含禅意的诗歌 。
诗歌的首联说,天天寻觅春却不知春在何处 。穿着草鞋踏遍了陇头,寻遍东西也无觅春踪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说明作者突然发现了春色就在眼前,春意也已盎然 。诗中的春代表着所谓的“道”,因为节气与大道一样,不能直接显现,而只能通过观察物体会获得 。作者到处寻找春踪,意味着他苦苦追寻着大道,有朝一日终于突然悟道,孔子说“道不远人”,佛家说“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都是相同的道理 。作者的顿悟并非凭空而来的,他是凭借着苦苦求索的积累而达到顿悟的境界的 。这首诗还阐发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量变是质变发生的前提条件,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 。
【注释】
a芒鞋:用植物的叶或杆编织的草鞋 。
3.名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a 。
【题解】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题壁诗,诗人描写西湖的风光,以乐景来写哀情,使悲伤痛惜之感跃然纸上,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 。
诗的首句写“山外青山楼外楼”,意思是说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极力描写西湖的山水之美,重重叠叠的青山与鳞次栉比的楼台相映成辉 。次句继承上句,描写游人们在西湖的美景中陶醉,诗酒歌舞,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两句是有明确的讽刺对象的,意即那些逃离中原故土,来到杭州的达官显贵们 。“游人”指的是他们客居江南的状态,也是讽刺他们只知玩乐,不思故乡 。诗人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
【注释】
a汴州:开封,北宋都城 。
4.名句:自知孤洁群心妒,故着微红伴早春 。早春红梅盛开有感
南宋·黄公度
不与雪霜分素艳,却随桃杏竞芳辰a 。
自知孤洁群心妒,故着微红伴早春 。
【题解】
黄公度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支持抗金而遭到秦桧的打击,但他并不因此而改变个人的志向 。诗人全篇都是描摹梅花的形态,但是在形象之中寄寓深意,使得梅花的精神得以充分表达 。诗歌的首联描述了梅花在早春盛开时的景象,原本应该隆冬盛开的梅花,不去顶风斗雪,反而与桃李一起在春天绽放,仿佛有意与它们争夺春色一般 。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是,梅花代表着忠臣义士,他们不忍看到朝廷被奸人遮蔽,所以不畏打击与他们斗争 。桃李象征着小人,他们随着权势而起舞,媚态十足 。诗歌的三、四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自知会被“群芳”妒忌谗害,却始终不改变“孤洁”的本性,通过寥寥数字就展示了诗人与奸臣斗争的坚定决心 。
【注释】
a芳辰: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天 。
5.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二首)
南宋·卢梅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