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拉布拉多的养法( 六 )


未被看见的彼此
从历史的进程回到当下的现实,如果我们深入到家庭的日常,我们对父亲的角色又会有什么认识?
出现在李松蔚咨询室里的家庭,一般都是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而来的 。可是在他看来,很多问题并不真的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之间没有办法沟通,不能正确处理一些情绪,借助孩子表达了出来 。
李松蔚
做家庭治疗,李松蔚一般都要求全家人一起参加,缺一不可 。他观察到,在咨询室里,“父母双方的表现往往就像网上的吐槽和段子一样:妈妈是热情的,投入的,坐在孩子身边,表现出强烈的关心 。她是这个家庭的发言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在说话,不时地给爸爸一个白眼” 。“爸爸也配得上这个白眼 。他总是坐得很远 。除非问到,否则从不主动开口 。”
这些表现似乎称得上“丧偶式育儿”的比喻,但是,“丧偶”传达的信息是:“父亲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爸爸的沉默并非代表他不存在,他始终存在,而且在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态——“事情哪有那么严重,不值得每个人都扑上去”;“我的意见根本得不到你们的认可,我不如躲远一点”;“你们的生活方式我不赞成”;“养孩子的事我不懂,我只管好好工作,给你们多挣钱就好” 。
李松蔚遇到过很多困惑的父亲,他们开车回家,会在车里坐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抽一会儿烟 。或者原本可以下了班就回家,但他们会约个人喝点,找几个人打牌 。因为他回去之后,没有办法承担来自家庭的很多情绪和情感 。“他在家中无话可说 。可能有的时候,他想要做点事情,妻子会挑剔;想跟孩子玩一下,会发现孩子跟他也不亲近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只需要负责赚钱 。”
李松蔚发现,许多妈妈看不到这些父亲的无声表态 。她们总是说:“他随便……”“他在不在,反正都一个样 。”“男人有什么用?”这些抱怨存在的悖论是:妈妈们“一方面抱怨对方没有存在感,一方面又拒绝看到对方的存在,甚至不愿意坚持让对方留下来,反倒挥挥手送他离开 。以至于我们已经分不清:究竟是他们的远离导致她们的抱怨呢,还是她们的抱怨导致了他们无法回归?”
上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对父亲教养投入较多的精力 。此后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父亲教养投入对于孩子发展的影响 。这是人们开始呼吁父亲回归的知识基础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家庭是一个系统,父亲不是孤立的一分子,他不断主动又被动地与其他家庭成员发生互动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研究者发现,父亲们已经有了更多的投入到孩子教养活动中的意愿,但是他们的实际投入水平依然有限 。此后的许多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父母关系的互动上,被提出的新理论之一是“母亲守门员效应”(the Effect of Maternal Gatekeeping) 。
母亲守门员效应认为,在父、母、子三方组成的核心家庭中,母亲是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在家庭中居于中心地位,母亲们把家庭当作自己的私家花园,在四周建起高墙,把家庭劳务及与孩子相关的事情当作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她们在唯一的入口处检查“园艺工”父亲的入园资格,并负责组织、监督、规划、委派父亲教养孩子的活动等日常工作 。该理论认为,当女性在承担母亲这一角色时,会形成两个身份认同标准,一个描述其对自身的期望和要求,另一个描述对配对角色即孩子父亲的期望和要求,这两种身份认同标准同时对自己和配偶的角色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阻碍了父亲参与教养,也可能是积极的,能够促进父亲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