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将陈化成:你不知道的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

陈化成(1776—1842)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吴淞,英勇抗英著名将领 。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 。他出生金门,自幼熟习水性,精武艺,尚气节,智勇过人 。年二十八,加入清军水师 。嘉庆二年(1797年)捕“洋盗”出力,拔补额外外委 。后来,随同王得禄攻捕“洋盗”孙太,并参与李长庚镇压东南沿海势力最大的蔡牵海商抗清集团 。历任把总、千总、参将、副将、总兵等职 。道光十年(1830年)升为福建水师提督 。驭军有纪律,约己尤严,时称“廉将” 。他巡阅台湾时,随行将卒虽众,但对各地文武所供应“馈送”,一无所受,当时人称赞“所过如未尝有兵者” 。
生平经历
道光十二年(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阿美士德”号到厦门进行间谍活动,陈化成召见该舰胡夏米等人,并命令水师严加监视,驱逐出港 。后来,英舰闯入闽、浙各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陈化成督率水师,认真巡逻,严行堵截 。道光十三年(1833年),陈化成率领水师搜查金门、厦门一带的鸦片走私巢穴,四面兜擒,人船俱获,并对附近陈头等八乡,按户清查,窝巢尽毁 。道光十五年(1835年)英舰到闽挑衅,被陈化成驱逐 。道光十七年(1837年),英舰进窥闽安五虎洋面,闽安副将周廷祥出面制止,英领事借口接回居漳浦的英国“难民”,换坐小船,入口投书,陈化成不予接见,并派人转谕:海面“难民”,应照例翻译说明情况,由我国护送到广州回国,现“难民”未供系英国人,而且,英领事禀文亦未将“难民”姓名指出,难于凭信 。即令水师将小船押至大船,驱出领海,维护了我国外交尊严 。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查禁海口,严厉禁烟,英国鸦片船在广东活动日见困难,便转向福建活动 。同年十月,英舰三艘停泊泉州梅林洋面,陈化成率水师前往驱逐,英舰仍抛泊不动,陈化成即令水师炮火,连环轰击,英舰一面挂帆,一面用炮抗拒,边拒边走,向外洋狼狈逃驶 。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英舰累次窜入闽洋骚扰,陈化成率水师出击,在战斗中,足受炮伤,仍鼓勇督师进击 。他素以英勇善战闻名,被称为“陈老虎” 。
道光二十年(1840年),陈化成调任江南提督 。六月初七日(7月5日)英军攻陷定海,江、浙震动 。当时传言浙江和议有成约,英吉利将就抚浙江,广东将撤防,他则“独谓款约不可恃,请留所部兵弗去 。”七、八月间,英军屡用舢板船突入吴淞口,测量水势,均被陈化成率部开炮击退 。
陈化成驻防吴淞,不避风雨暑热,住宿单布帐房,与士卒同甘苦 。平时生活,异常简朴,他身为提督,每当肩舆出入,往往自备薪水,不用仪仗 。这年秋天,一天夜间飓风大作,暴雨倾注,潮水溢过塘面,部将纷纷劝他移帐,他说:“大帐一移,三军掠扰,且我就高燥,而士卒湫溢,于心何安?”一直坚持到潮退 。当时,江苏巡抚裕谦,署两江总督,驻在宝山,他派人驶马专程探望陈化成可曾移帐 。听到马蹄声,陈化成从容地从帐中走出来,使来人很受感动 。冬天,大雪压帐,刺骨严寒,彻夜难眠,陈化成却时常摇驾小舟,迎着风浪,往来海滨巡查,或踏雪行营,问寒问暖,见士卒衣着单薄,便赶制棉衣发给他们 。他体恤士卒如家人,士卒皆称他“陈老佛” 。后来,牛鉴任两江总督,得知陈化成忠勇粗食,“疑其囊涩”,便令军需处每十日送给他二百五十两白银,陈化成拒其拉拢,坚辞不受 。他的生日,某些营弁特制金字旗,送来祝寿,也被他拒绝,立命撕裂 。他为官廉洁,军纪严明,生活朴俭,受到吴淞一带人民的称赞:“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