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潭的身世如何?为拒绝日本的高官厚禄,不惜头破血流

1907年,张作霖和另外七个人,结拜为异姓兄弟 。在过去那个年代,能结为兄弟的,感情“嗖嗖”就上了一个台阶 。
张作霖的这七个兄弟中,有土匪出身的,也有和张作霖一样“保险队”出身的 。
但有一个人,“根正苗红”,文武双全,他就是张作霖的大哥马龙潭 。
马龙潭出生在军伍之家
马龙潭,其实更像张作霖的叔叔,比张作霖大了整整18岁,不像是一辈人 。但此人能屈尊和张作霖等人结拜为兄弟,说明他是性情中人,不拘小节 。
少年时的马龙潭喜欢“耍刀弄棍”,同时,也非常喜欢“吟诗作文”,再加上平常骑个白马,妥妥的无数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 。
马龙潭的老爹叫马奇峰,在1867年被封为了“振威将军”,马龙潭的哥哥叫马龙文,也是军队里的军官 。可以说,马龙潭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军二代”,马龙潭的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军人世家” 。
1868年,马龙文因为镇压捻军起义而壮烈牺牲,全家非常悲痛 。朝廷感觉这一家为大清朝鞠躬尽瘁,出力良多 。于是,在有关人员的建议下,那垂帘听政的“双后”批准马家可以世袭云骑尉 。1876年,刚成人的马龙潭成了“名副其实”的云骑尉 。
马龙潭当了云骑尉这一年,张作霖刚刚一岁,而冯德麟(老三)还是个孩子,吴大舌头吴俊升(老二)刚去了当铺当小伙计,而张作相(老八)还没出生 。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特,当我们还在襁褓之中时,有人竟然已经从一个高起点开始了事业之路 。好在,人生还有追赶的时间 。
马龙潭表现出色,逐渐成为了东北大地上的风云人物
马龙潭的军营生活谈不上惊艳,但在关键阶段总能看到他的坚持 。
八国联军欺凌大清,民族危亡在即 。马龙潭发出:“大丈夫在世,报国正是当时”的呐喊 。喊了不算,接着带了几百人前去保护沈阳皇陵,保护各种文物 。事后,清政府对于马龙潭的举动大为赞赏,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 总巡、通化总巡 。
也许马龙潭没有冯德麟不顾一切的“匪气”,也没有张作霖“审时度势”的智慧,但马龙潭身上永远不缺正义感,对社会、对百姓有强烈的责任感 。看马龙潭的一生,就两个字,一个字是“正”,另一个字就是“稳” 。
张作霖和冯德麟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终于在1907年当上了统领 。而马龙潭却早已稳稳当当、顺顺利利地上了统领的位置 。就在这一年,马龙潭和张作霖等七人义结金兰,马龙潭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老大哥 。
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张作霖和冯德麟的风头更盛,但是论“和大家的关系”,论“大家的尊重”,马龙潭绝对是首屈一指,他是大家的楷模,也绝对是大家的榜样 。兄弟之间,有点啥事,老大马龙潭居中一坐,大家伙就跟小孩一样,静听马龙潭的调节 。
马龙潭晚年有节气,坚决不任日本人的官,为此“头破血流”
1920年,马龙潭已经是63岁了,军队那些事,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老马解甲归田,开始做些利国利民的民生之事 。比如搞搞水利建设,比如搞搞慈善,这些务实并且对百姓有帮助的事,马龙潭非常乐得去干 。
【马龙潭的身世如何?为拒绝日本的高官厚禄,不惜头破血流】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建立了伪满洲国 。建国就需要人才,“有影响力的人才”更是日本人想邀请过去的重点 。盘点东北大地的各色人物,马龙潭成为了日本人极力想邀请的对象 。
但是,这个马龙潭“很不配合”,于是日本人为了减少“大众心理上的拒绝”,为了平复任用的华人心理,单方面宣布马龙潭出任了“中满自治会会长”,并且登报公示,四处张贴布告 。很明显,日本人干的是“生米做成熟饭”的事情,然后控制好媒体,影响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