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将陈化成:你不知道的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 二 )


【一代廉将陈化成:你不知道的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吴淞口位于黄浦江与吴淞江汇入长江的出口处,是保卫上海和长江门户的首要阵地 。陈化成在两江总督裕谦的支持下,积极备战,大力加强阵地防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冬,他疏通了宝山顺通河,将挑出之土,修筑土城,加高海塘 。并且,在沿江两岸筑土塘,高约两丈,顶宽一丈七、八尺,土塘之上,添筑“土牛”,形如雉谍 。从吴淞镇到宝山县,共添筑“土牛”二十六座,既可御敌,又能藏身,自外观之,俨如一道长城 。他还积极倡议在上海设立铸炮厂,自造新炮,并派人到湖北采购精铁十二万斤,又从宝苏局拨运洋铜十二万三千斤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至九月间,开炉铸炮,共铸成四千至一千斤大小铜炮五十尊,六千至四千斤大小铁炮十二尊,还利用废炮二万余斤,重铸二三千斤至数百斤的大小炮,以供急用 。当时,江苏营伍,废驰已久,从未讲求训练,各营备将,相率因循,水师尤甚 。陈化成从福建带来勇敢善战亲兵一千人,分驻吴淞、上海两处,并从中挑出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到各营教练 。他亲临教场,授以避炮法,士卒无不信服,并经常对士兵进行爱国教育 。他说:“人莫不有一死,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灭矣!”陈化成在吴淞深得士卒心,连侵略者也畏其威名,有所谓:“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定海再次沦陷,镇海相继失守,裕谦投池殉国 。陈化成悲痛欲绝,誓死保卫吴淞要塞 。他对部将说:“武臣卫国,死于疆场,幸也,尔等勉之 。”当时,陈化成亲率苏松镇总兵周世荣部一千三百人防守西炮台;署理川沙营参将崔吉瑞带兵一千多人,防守东炮台;两江总督牛鉴带兵二千余人防守宝山县城;徐州总兵王志元带兵七百人,驻守宝山县城西北的小沙背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英舰二十七艘,陆续结集在长江口外的鸡骨礁附近,并闯入吴淞口内测量水道 。五月初一日,英舰三艘,排列木头人于舰两侧,绕过小沙背,直向西炮台,妄图试探陈化成炮兵火力,陈化成严令静守不发炮,英军阴谋未能得逞 。初五日,英舰结集益多,炮声震天,往返拦击商船 。初六日,其部下苏松镇总兵周世荣得英军水牌浮战书,请陈化成缓师期,陈化成掷书塘外,出口号,诫备战 。初七日,牛鉴亲自到陈化成帐前,以“贼锋难犯”为词,“议迎犒缓师”,陈化成坚决拒绝,并理直气壮地对他说:“某经历行阵,四十余年,今见贼异议,是畏敌也 。且某奉命剿贼,有进无退!”并且,当即“严饬各营将士整器械,具战艇,身带干粮,以备御敌” 。
初八日清晨六时,英舰分批驶入沿江,向吴淞进犯 。未等敌舰全部泊定,陈化成亲自指挥西炮台最早开炮,第一发炮弹击中英军第二号战舰“布朗底”号,打死一名军官和几名水手,另一发炮弹,把轮船“弗莱克森”号的一名测量手两腿打断 。双方激烈炮战两个半小时,陈化成部下的士气非常旺盛,他们的“火力不但猛烈,而且也很准确”,英军旗舰“皋华丽”号被击中多次,后樯被击中三炮,“布朗底”号被击中十四次,“西索斯梯斯”号被击中十一次,其他舰只亦被击中多次,连侵略军也不得不承认:“自与中国军队作战以来,中国人的炮火以这次为最厉害 。”
炮战自天明至日中,陈化成一直出帐挥旗发炮,与侵略军对击 。但,守小沙背的王志元“按兵不动”;守东炮台的崔吉瑞则作“壁上观,不发炮”;而牛鉴见炮战获胜,率兵教场观战,英舰击毁教场将台,牛鉴十分惊恐,急檄陈化成退兵,陈化成不答应,他便混在士兵中,溃逃太仓 。英军看到这个情况,决定以海军陆战队在运河内登陆,全力包抄西炮台;英舰炮火,亦并力向西炮台阵地轰击 。周世荣贪生怕死,劝陈化成撤兵,陈化成拔剑怒斥:“庸奴,误识汝!”周世荣逃走后,陈化成带领亲兵数十人,坚定守卫孤立无援的西炮台阵地 。他驰塘督战,炮兵缺处,则亲点火药,连开数十门 。炮震手伤,血流至胫,还坚持指挥抬枪队、鸟枪队,向登岸侵略军射击 。英军巨炮冲陷“土牛”,炮伤其足,他仍手执红旗,指挥塘上,施放大炮,屹然不动 。登陆英军大队拥至,陈化成身中洋枪七弹不能支 。当时在塘仅有三人,陈化成对武进士刘国标说:“我不能复生,汝急免我首,掷体沟中”,一恸而绝 。陈化成就这样英勇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与阵地共存亡 。同时牺牲的,有提标中营守备韦印福等官兵八十余人 。这次吴淞要塞保卫战,共击毁敌舰八艘,歼灭侵略军六百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