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东周时期建立的国家,被称为战国第八雄

周朝时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疆域范围内还有上百个方国,有的是尧舜夏商的子裔,有的是原始部落,还有一些外来民族和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
周朝称居住北方,不属于诸侯国的部族为狄人 。狄人主要有白狄、赤狄、长狄等分支 。
《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刚建立时候是位于山西南部盆地的小国,方圆仅百里 。当时山西的北部分布着董国、贾国、杨国等诸侯国,白狄、赤狄等方国 。晋国不断扩张,灭掉了很多小国,疆域逐渐扩大,赤狄也被吞并 。
春秋时期,白狄的一支鲜虞氏建立了国家,把肥氏、鼓氏、仇由等氏族都统一起来 。鲜虞人山中地形险要的中人城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而得名中山国 。
【中山国:东周时期建立的国家,被称为战国第八雄】中山国国君姬姓,可能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的后裔,与周朝始祖后稷属于不同的分支 。中山国位于农耕区域和游牧区域的过渡带,农耕和游牧文化都有 。
中山国不是周天子册封建立,风俗习惯与诸侯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长期被视为异类 。建国初期,多次被邢国打击 。
春秋中后期,晋国先后将鼓、肥、仇由等中山国的属国蚕食 。在晋国打击下,中山国国都中人城被占,一度濒临灭亡 。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部众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建立了新都 。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
中山国东迁后得到齐国的支持,疆土扩展至五百里,并修筑长城抵御外侵 。中山国鼎盛时期有九千乘之国的称谓,国力仅弱于七雄 。
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开,因此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 。赵国在公元前377年前后两次进攻中山国,遭到中山的抵抗 。
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 。史称五国相王,一时间中山国成了战国第八强 。
中山国称王,失去了齐国支持,使自己陷入孤立 。公元前314年,中山国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占领了数百里领土 。后来各国干涉,齐国撤兵,燕国燕国又收回了领土,中山国和燕国成了死敌 。
赵国一直想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 。公元前307年开始,赵国先后5次攻击中山国,公元前296年,终于吞并了中山国 。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350余年时间,宣告灭亡 。
中山国由白狄人建立,白狄人是中原民族、游牧民族还是白色人种,一直是个谜,有待考古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