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 二 )


除了如法修行外,平日里既要有定能往生的正面思维,又要经常检验自己的信愿心是否坚固,逐渐建立起以弥陀信仰为重心的生活方式;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在家做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对弥陀本愿没有怀疑,对世间红尘没有眷恋;临寿终时,弥陀应愿现在其前,观音势至迎上金莲,如愿往生到功德无比庄严的极乐净土 。
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5年第3期"净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门”
思想宗旨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 。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 。中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道绰、慈愍等大师的大力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奉行,是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 。
一般所谓净土,主要是指弥勒净土、弥陀净土 。弥勒净土的信仰,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他著有《净土论》六卷,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 。但自此以后,由于修者少,弘扬者更少,渐形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弥陀信仰的兴隆,弥陀净土便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 。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他在庐山结白莲社,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
北魏宣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的《往生论》,昙鸾为之注解,着《往生论注》一书,书中采用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易行品)的说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阐扬净土立教的本义,并强调藉着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 。到唐代,道绰、善导等大师继承昙鸾的教旨,极力强调佛的本愿力,主张往生净土就是相应于末法时代的信仰 。道绰著有《安乐集》一书,论破诸师的谬解,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创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 。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楷定古今各家的谬见,确立净土的教义、教相,并厘定修行上的正行、杂行之别,奠定了净土教义独立系统的基础 。其后,有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针对各宗对往生净土的质疑,一一阐论 。睦州的少康,也大力弘扬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 。自昙鸾至少康,被称为的“震旦五祖” 。当时在长安等地,诸师也撰写了不少解释《阿弥陀经》、《观经》等注疏 。在这个时期,净土经典的研究达于高峰 。
唐代开元初年,慧日大师自印度归国,看到当时禅家把净土信仰视为引导一般愚民的方便教说,便激烈反对,而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而以一切修行都回归于往生净土的旨趣 。承远、法照、飞锡等人绍继他的主张,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极力排斥禅僧的空腹高心 。于是,我国净土宗在唐代,可分为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当时,在禅门中有认同慧日一派的,如六祖门下的南阳慧忠提倡解行兼修 。到后周法眼文益的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 。元代以后,禅净双修的风气更加盛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人都归心于西方净土 。到明代,楚山绍琦、云栖袾宏、憨山德清等人,相继倡导禅净合一,尤其以云栖袾宏精进修持念佛三昧,更是著称于世 。他除了注解《阿弥陀经》外,还著书立论,大力弘扬禅净一致之旨,对当时教界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