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

耆那教(qí nà jiào),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i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 。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 。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 。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 。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 。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
耆那教(英语Jainism;汉语拼音qí nà jiào),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 。
该教有独立的信仰和哲学 。相传该教有24祖之说,其中多数无可考证,至第23祖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至第24祖筏驮摩那时(Vardhamana ,前599年—前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
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舍婆,但无可考证 。目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又译白史婆)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 。后者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家庭,属刹帝利种姓,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佛教称他为尼乾陀·若提子(意译离系亲子);耆那教徒称他为大雄(Vardhamana Mahavira 。?-前475年) 。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约公元前8世纪 。耆那教的第24祖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 。“耆那”(jaina)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 。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 。
大雄于公元前599年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 。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 。
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 。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公元前568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 。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 。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啥 。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 。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 。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 。
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 。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
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 。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 。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 。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 。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 。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