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厥:春秋时期晋国韩氏崛起的关键人物

晋国韩氏受封的第一位为韩万,约前750年到前678年在世;第二代为韩赇伯,生卒年不详;第三代为韩简,公元前645年为晋国正卿,此年秦晋韩原之战为晋军主将;第四代为韩舆,生卒年不详 。以上四位,笔者在上文已有详述 。韩简与韩舆两代是韩氏衰落之时:韩简受晋惠公重用,但韩原之战晋国战败后,史书再无关于韩简的记载出现,再加上晋文公即位后,晋惠公亲信之臣受到压制,韩氏处于家族发展史上最低点 。所以史书记载韩舆之子韩厥为赵氏家臣 。与韩厥同时活跃于政坛的还有一位韩氏之人——韩穿 。史书关于韩穿的记载很少,只有三处:《左传》在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88年晋景公作六军、公元前583年晋侯使韩穿出使鲁国 。
《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晋师救郑 。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 。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 。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 。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 。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 。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韩厥为司马 。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子欲还,曰:“无及于郑而剿民,焉用之?楚归而动,不后 。”随武子曰:“善 。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士季使巩朔、韩穿帅七覆于敖前,故上军不败 。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故败而先济 。
《左传-成公三年》:晋作六军 。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赏鞍之功也 。
《左传-成公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季文子饯之,私焉,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 。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 。今有二命曰:‘归诸齐 。’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 。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简 。’行父惧晋之不远犹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 。”
【韩厥:春秋时期晋国韩氏崛起的关键人物】我们从上边三段关于韩穿的记载可以看出,韩穿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势力强大的赵家之人赵同、赵括、赵婴齐等仅为军中大夫,而韩穿也为军中大夫 。并且韩穿于公元前588年进入十二卿之列 。韩穿的地位原来是高于韩厥的,公元前597年,韩厥为军司马,执牚军纪,而韩穿为上军大夫,韩穿自己是领有军队的 。当时的军队都是从封地来的,说明韩穿很有可能是韩氏家主 。公元前588年,韩厥的地位才超过了韩穿,韩厥从军司马升任新中军将,韩穿从上军次大夫升任为新上军佐 。到公元前583年,韩穿的地位没有变化,但很受晋景公重用,派他出使鲁国,让鲁国将汶上之田送给齐国 。前583年,晋国发生了“下宫之难”,赵同、赵括被杀,晋景公将六军减为四军,韩穿在这次军事调整中退出了历史,史书再无其记载出现,而韩厥的政治生命又延续了近二十年 。史学家们对韩穿的研究是个空白,而韩穿可能是韩厥之前的韩氏家主 。他们是同一辈人,这一点是没错,韩穿可能要长于韩厥,并为韩氏家主 。第一,前597年韩穿是上军大夫,大夫是仅次于卿的一级爵位,是有封地的,而同时的韩厥仅为军司马,明显没有领韩氏封地上的军队 。第二,韩穿退出记载的时间要早于韩厥,虽有早逝的可能,但结合他原来地位高于韩厥,这就增加了其要年长于韩厥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韩舆去世后,韩穿继其位为韩氏家主,而韩厥为了前途,成了赵氏家臣 。当时家臣是很遍的,赵盾当时一手遮天,韩厥凭借赵盾的力量,在政治上斩露头角,成为军司马,而韩氏家主韩穿在赵盾时是不得志的,但晋景公即位后,对赵氏进行了打压,韩穿因此得到重用,成为上军大夫 。之后,韩厥凭借自己的才能,地位越来越高,而韩穿早于韩厥去世,韩厥成为晋国正卿后,其后人也渐成韩氏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