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李慈铭的轶事及文学成就是什么样的他的日记是什么样的

李慈铭(公元1830年~1894年) , 晚清官员、文史学家 。初名模 , 字式侯 , 后改今名 , 字爱伯 , 号莼客 , 室名越缦堂 , 晚年自署“越缦老人” 。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 。
人物轶事
考场败将
李慈铭禀赋优异 , 又肯刻苦用功 , 十几岁时便能与大人们赋诗酬唱 , 文名享誉乡里 , 名列“越中三少”之一 。(其余两人为王星诚、陈珊士) 。但考运不佳 , 屡试屡挫 , 先是经落榜四次后 , 才于二十二岁时考中秀才 。
后来历经二十年 , 十一次落榜 , 于四十二岁时始中举人 。最后又经过十年 , 三次落榜 , 终于在五十二岁考中进士 。
悲喜同日
李慈铭十四岁时 , 祖母病重 , 乃奉双亲之命迎娶大他五岁的表姐马淑人为妻 。本意是要“冲喜” , 无奈 , 婚礼刚完成 , 祖母便于当天去世 。这件憾事始终是李慈铭心中难以排除的阴影 , 使得他与妻子一直维持着如姐弟一般的感情 , 更影响了李慈铭日后的感情生活 。
酷好女色
李慈铭酷好女色 。同治五年他就“以四百圆番金购买一歌娘为妾” , 光绪初年 , 他又趁华北大旱 , 人口价低之际借钱买了两个妾 , 其中一个妾就花了白银一百八十两 。他家里仆役众多 , 最穷的时候 , 他家也“平均常常雇佣仆人三四人 , 女佣两人 , 更夫一名 , 厨师一名 , 车夫一名” 。虽然“穷困潦倒”却行必有车 。
清代规定 , 官员不得嫖妓 , 但是可以“挟优” , 也就是与伶人戏子交往 , 所以官员交好伶人 , 成为风习 。李慈铭颇好“这一口” , 他经常在饮宴时叫伶人来陪 , 也时到伶人下处去住 , 梅兰芳祖父梅蕙仙的入室弟子 , 人称“花榜状元”的京城名伶朱霞芬更是他的至好 。
憾无子嗣
李慈铭婚后无子 , 在传宗接代的压力下 , 曾于三十七岁、四十岁、五十九岁时 , 先后纳妾三名 , 但还是未能生下一子半息 。为此 , 他一直耿耿于怀 。到了后来 , 竟经常流连于风月场所 , 据说因为常到妓院天下美女都看尽 , 所以有了双性恋的倾向 。而且还染上了“好男色”之癖 。
嗜书成癖
李慈铭考运不佳 , 在官场也不甚得意 , 收入有限 , 寄居北京城的费用浩繁 , 经常举债度日 。但据吴振芝从《越缦堂日记》中所见李慈铭先生收支状况分析 , 发现他每月开销金额中最庞大的费用 , 竟是买书 。在他的日记里 , 常常记载他到书市疯狂采购的事迹 。买书、读书、藏书 , 成为他自幼至老最为自豪快意之事 。
某年的冬天非常寒冷 , 李慈铭的钱全部花在古书上 。他无钱买煤 , 他只好在冰冷中颤栗地熬过一天算一天 。他熬夜读书 , 为求证一事 , 翻箱倒箧 , 辛苦非常 。他却兴奋地说 , “经义悦人 , 如是如是!”
耿介直露
李慈铭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个性 , 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情 , 常不假辞色的当面或即时破口大骂 , 以致于一些至交好友 , 如张之洞等 , 最后都因故宣告决裂 。有时他也会在日记中自我检讨 , 但由于不喜欢俯仰随人、委曲求全的个性使然 , 始终不改旧习 。不过 , 他处世虽多有峻厉言行 , 对于亲族 , 甚至家仆、亲友遗孤 , 则多以温情相待 , 可见是一位性情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