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出自什么地方跟历史上哪一场战役有关

【草木皆兵出自什么地方跟历史上哪一场战役有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理 。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东晋皇帝派大将谢安、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 。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结果秦军大败,这也是历史一场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叫“淝水之战” 。
话说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苻坚一直雄心勃勃,总想灭掉东晋,统一天下 。他在几次跟东晋的小接触中,打败了晋军,于是就骄傲起来,自以为天下无敌,不听别人的忠告,终于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
出兵之前,苻坚曾向大臣宣布要进攻东晋的决定 。当时一些善于逢迎谄媚的大臣赶紧奉承说:“陛下出兵去打东晋,一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胜利是可以预料的 。”
可是尚书左仆射权翼却表示反对,他严肃地指出:“东晋虽说偏安江南,力量薄弱,可他们内外齐心,君臣和睦,还有谢安、桓冲这些有名的将领,都是智勇双全之人 。依我看,目前去攻打东晋,恐怕时机还不成熟 。”
太子左卫率石越也附和说:“权翼说得对,东晋还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我们切不可小看他们 。”
秦王苻坚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他怒气冲冲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我一声令下,每个人把马鞭子扔进长江,就能把江水截断 。那时候他们还拿什么做屏障?”苻坚不听权翼、石越等人的劝告,一意要进攻东晋 。
就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苻坚亲自统率全国八十多万军队,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南地区进发了 。苻坚让他的弟弟阳平公苻融带步骑25万为前锋,又命羌族的将领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
九月,苻坚亲自从长安出发,领兵六十余万,骑27万,前后千里相连,旗鼓相望 。苻坚到达河南项城时,后续部队还在陕西咸阳一带,从水路走的部队也是连绵万里,运船万艘,其声势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
面对前秦苻坚的大举进攻,东晋群臣都很紧张,因为当时能用来御敌的军队不到十万人,主要就是谢玄所统领的北府兵,双方兵力相差太大 。
这时东晋由文武全才的谢安担任宰相,掌握军政大权,还有桓冲与他通力合作,一起出谋划策 。在强敌压境、生死存亡的关头,原先勾心斗角的东晋统治集团,在谢安的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 。他们决心抵抗前秦的进攻,并紧张地进行了军事部署 。
谢安自任征讨大都督,命令他的弟弟谢石负责指挥全军;侄子谢玄担任前锋,带领八万兵马阻击秦军;又派胡彬率领水军五千,赶去增援淝水河边的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同时他又把淮北人口南迁到淮南,实行坚壁清野,不让敌人在当地取得补给 。
谢安确实是位经验丰富的良相,他知道在大敌逼近的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人心士气,所以故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外出游玩,谈笑风生,努力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 。
谢安对谢玄的北府兵寄予厚望,谢玄向他请示退兵之策,谢安只说:“我已经安排好了 。”语气非常冷静,有信心 。他又特地请谢玄下棋,平素谢安棋技不如谢玄,常为下手;现在谢玄因局势危急,无心对弈,谢安却反而聚精会神,步步紧逼,使谢玄难以取胜 。谢安的镇定自若,增强了谢玄抗敌取胜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