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颖甫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的医术怎么样

蒋维乔
我苏之江阴,昔有南菁讲舍,大江南北高材之士,多肄业其中 。或深通经术,或擅长词章 。其为人,或笃厚淳谨,或风流放诞 。乙未年(1895),余与颖甫先后入南菁,而余以狂名,颖甫以戆名,人皆呼为“曹戆”,颖甫曰:“善”,亦辄自称“曹戆”焉 。余之初遇颖甫也,彼此眼高于顶,觌面不语,既而在宜兴储南强斋舍中不期而相值 。南强温文倜傥,同学中皆乐就之,与余尤称莫逆 。南强指之曰:“此曹颖甫,诗文大家也 。”余曰:“即曹戆耶?”颖甫辄应曰:“是也 。”余斯时因养病习七弦琴,略知数引,颖甫闻琴,大喜,每日至余处静听之 。尝云:“曹戆向不肯下人,今于君乃心折矣 。”
颖甫于研求经训之外,肆力于诗文 。其为文,初学桐城,更上溯震川、庐陵以达晋魏 。其诗尤超绝有奇气,不为古人所囿,别树一帜 。壬寅(1902)登贤书 。科举废,即绝意进取,征选知县不应 。常籍诗文以抒胸臆,而其傲岸之气,又旁溢为画梅 。画拟冬心,而老干挺立,折枝洒落,含遒劲于秀逸,毕生风骨,盖寓于是焉 。颖甫之画梅,必系以诗,诗主而梅客,虽以二者并传,君意则以诗名梅也 。
辛亥革命(1911)时,颖甫以巾裹发,不肯去辫,乡人有谋用利剪剪之,则乘夜遁至沪上,久之方归 。袁世凯称帝时,各县士绅列名劝进,某太史受袁氏金,为江阴县代表 。颖甫于某,论亲则姻叔,论谊则业师,闻之,突诣某所,诘之曰:“叔竟受袁氏之贿,而作此无耻之事耶?我江阴人之颜面,为汝剥尽矣!”某大惊,急曰:“无此事,无此事” 。
1927年以后,余息影沪渎,则颖甫已悬壶市南,而托迹于韩康矣 。盖颖甫之治学也,不深造则不休,中年肆力于医,乡人亦莫知之 。及其应世,凡他医所谓不治之症,颖甫辄着手愈之 。且于富者有时不肯医,于贫者则不取酬,且资其药 。其义侠之行类如此 。
【曹颖甫有着哪些轶事典故?他的医术怎么样】孟河丁氏,世业医,创医校于海上,延颖甫主讲座,虑其高傲不可屈也,颖甫乃夷然就之 。其授课也,携水烟筒,纸媒一把,且吸且讲 。以《伤寒》、《金匮》深文奥义,抉择隐微,启迪后进,学者亲炙其绪余,咸心悦诚服,而忘其举动之离奇矣 。
颖甫年七十,曾开筵祝寿,与余过从之密,如在南菁时 。“八·一三”变作,即返里,久无音耗,数月以后,其婿来沪,则言颖甫已骂贼死矣!
先是,江阴城破,有敌酋入其室,颖甫尚与之笔谈,未有他变 。及敌兵蜂拥而至,辱及妇女,颖甫则肆口大骂不止,敌举枪毙之,且刳其腹 。呜呼!烈矣!余欲为文传之,以未悉其事状,久而未就,今始得其崖略,故著于斯篇 。
颖甫姓曹,讳家达,一字尹浮,号鹏南,晚署拙巢,江阴人 。著有古文、骈文、《气听斋诗集词集》、《梅花集》、《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后三种已梓行 。
1943年陶社搜辑曹颖甫遗文,仅得骈文七篇,收入《陶社丛编甲稿》,题名为《气听斋骈文零拾》 。